当地震来临时——住宅中的避难空间设计方案文献综述

 2022-07-28 14:46:30

当灾难来临时——住宅中的避难空间设计方案

摘要: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主角,正确理解掌握空间的概念,是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一项重要的设计内涵就是对空间的最大利用以及无限的想象与创造。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地制约着人类的安全和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针对城市建筑抗灾、防灾性能方面的探索,研究建筑及其内部空间应对灾难的可靠性,保障人的居住安全。

关键词:建筑空间;微空间;地震灾害;

建筑空间是一种非物质要素,是人们在无限的自然环境中用物质包围起来的人工环境,人们在建筑空间中主要通过视觉感受到空间的性质[1]。它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与我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还是家庭居住空间,我们在其中的活动频率和时间占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家是我们的庇护所。事实反复证明,在灾害发生中建筑物的损毁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直接原因。在灾害发生时,有的建筑物不但没有起到安全防灾的作用,反而成了“直接凶手”。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其产生的毁灭性影响十分严重,当人们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时,也显得格外的无能为力。如何提高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性灾难的能力也是我们当前一直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最基本的要求。

一、家庭空间中的微空间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城市空间布局被注入现代内涵,新型城市空间不断被创造出来。我国为了解决大城市的交通、土地、人口流动问题,实行了许多应对方法,将建筑空间不断增高,出现了高层、超高层建筑,虽然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有所减缓,但它作为现代都市的发展产物,仍是不可缺少的。高层建筑无疑增加了城市人口容纳量,为大量的本地常驻人口和外来的流动人口提供住所和心灵慰藉的港湾。

(一)老城区住房条件分析

1.老城区住宅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