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随着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在相关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矿山的生态恢复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矿坑生态景观的建设拉开了改善矿山环境行动的序幕,矿山公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采用生态恢复与景观重现等手段,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对维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伴随民众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大力推动全国红色旅游规划发展的实施,以传播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项目在各地兴起。根据相关文献总结矿山废弃地的修复大多采用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方式,融入自然地形与人文环境,形成集景观、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教育场所,增加城市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为后续行业内地区的遗址修复与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一直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经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世界范围内已经积累了很多可供借鉴的采矿废弃地治理与修复的成功案例。西方发达国家最先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因此对于矿区废弃地修复与重建的问题认知较早,如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会依据不同的矿区矿产资源与矿区地理位置进行不同的设计与修复。
早在19世纪末期,欧美国家就出现了对废弃矿山的改造活动。通过保留原场地,利用原场地的景观要素和生态基础,采用不同于传统的景观规划手法和生态恢复技术,综多学科的技术与特点,结合生态恢复的景观规划方法对矿区废弃地进行改造。1876年在巴黎建成的巴提斯-绍蒙特公园,以其利用废弃材料创造新的艺术手段成为造园史上的经典案例。公园位于巴黎的郊区,原来是石灰石采石场,后来作为垃圾场,场地被铁路分割得四分五裂。设计师J.C.Alphand将采石场旧址上一部分石灰岩地形保留下来,并通过设计加以强化广泛的种植绿化植被,达到人工与天然的完美统一。
20世纪70-90年代,采石废弃地的治理成为关注的焦点,矿区废弃地的利用从追求单一的复垦造田造林过渡到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1972年瑞士Musital采石场生态和景观重建、1980年委内瑞拉古里水电站采石场生态恢复以及1989年法国Biville采石场生态和景观重建工程,都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废弃采石场经过人类的设计与营造都逐渐恢复了茂盛的绿色植被,变成野生动物生存的乐园和人们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场地的改造重心在于处理恶劣的场地条件,增加植被,布置简单设施,侧重于改造环境和完善游憩功能,对艺术和文化上考虑较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悄然兴起,此时生态学的思想和对环境的普遍关注渗透到景观设计领域。在景观设计中,废弃设施的再利用、资源的循环使用以及对自然再生植被的保护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对待矿区废弃地的态度也从片面强调其消极影响,转变为对人文意义等积极方面的肯定。矿区废弃地改造也从考虑简单的技术和功能,到注重地域文化、以传承历史文脉为前提的废弃地综合性开发建设的转变。北戈尔帕矿区的更新设计是这个时期的典型案例。大面积矿坑注水后形成580公顷水面,大大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周边植被逐渐恢复,吸引了很多鸟类。形成了“工业花园王国”概念。这一案例为今后的工业废弃地的重建,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思路通过理性的分析,挖掘现存的的景观特质,形成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景观。同时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效益,带动周边地区各行业的发展。真正的做到可持续性发展,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对废弃地的重视程度,专家对于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和景观特点趋于保留,强调场地的自我恢复和改善,在场地和废弃物保留和再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矿区景观形态的重塑和创新。
凯文·林奇在《What time is the Place》书中写道“我们生活在有时间印记的场所中”,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是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由空间和特征所决定的氛围被称为“场所精神”。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场地的景观特征之后,如何延续和保存人们对场所的记忆成为了人文景观重建的主要任务。其设计手法主要有修复、对比与调和、片段组合、转换四种手法。
修复是指对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景观进行整修,使其材料形式和工艺技术都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修旧如旧”理念对采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景观的再建,在翻新了历史景观的基础上又保持了现场可识别的历史信息,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象。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矿业博览园,采掘设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和修复,形成完整的场地意象。对比与调和是指基于原始景观景观特征,从历史景观的整体性考虑,探索出一种新的景观表达形式体现原有的场地内涵,并将遗留下的构筑物、材料元素统一到新的景观形式之中。例如,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就是运用这种手法,将原有的工业景观融入到现代公园景观中,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片段组合是指以景观再建的角度对原始场地进行片段的保留,与景观元素进行融合,营造出让人们产生联想的空间,隐喻历史场域的真实性和景观自我完善的特征。 转换是指将原始场地的文化内涵通过转换的方式融入到新的景观中予以文化重现,在新的景观载体上体现场地的历史意境和抒发情感。例如耸立在焦作缝山公园山项之上的缝山针雕塑,象征着人们保护自然、恢复生态环境的决心,成功地表达了废弃地更新的主题思想。
在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景观重建中,除了挖掘和表达场地本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外,还应该深入发掘地域性格,赋予城市景观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乡土植被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充分体现区域历史文化的韵味,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地域文化浓厚的景观作品,普遍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上述文献中包含中外学者对于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及红色景观设计的相关阐述,可以看出采矿废弃地景观重建呈现出由生态修复到景观重建再向注重采矿废弃地地域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因此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地域文化再建策略是对废弃地类型特征的客观甄别、生态景观重建策略的论证确立和对采矿工业美学的挖掘延伸,需要融合了时代记忆、地域特色、旅游休闲。秉承生态恢复观念,利用生态恢复技术及红色景观设计手段所营造的环境达成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矿山生态恢复及红色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对于本次课题,上述文献中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将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石。本课题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为国内的矿山生态恢复及红色景观设计的设计做出新的尝试。
二、参考文献
[1]刘亚川.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N].人民日报,2012-09-2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