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民俗文化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特征,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与历史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的民族的多样性导致我们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艺术的创作中使用民俗元素的例子是层出不穷,但民俗其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中蕴含的奥妙是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也可以说是时间的洗炼成就了民俗文化。如“阴阳相生,阴阳相克”的太极图;对称平衡的双兔头;头尾相接的“四喜人纹”等等都是其影响产生的瑰宝,它们无不体现高深的装饰审美意境。这种审美构成意识无疑是值得现代设计所借鉴的,民俗文化作为我们民族孕育的独特宝藏是应该被现代平面设计所继承,升华的,也是我们开拓创新的坚实基础和致胜法宝。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潮、新观念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年轻一代,传统民俗文化的概念一天天减少,对传统的文化抱以“老土”的态度,许多传统文化和技艺慢慢失传,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因此在面临洪水猛兽般的新思潮,新文化,民族化、单纯化、个性化的呼声日益强烈,我们得将创意的目光投向图形设计的深层--文化层面,既能体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由此,挖掘民俗文化的精华、反映时代的精神,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追求和发展导向。
靳埭强在《中国平面设计》[1]一书中提到,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国内对于传统民俗文化运用于视觉平面设计中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如汪田甜在《电影评价》[2]2007年01期,发表文章题目为“论民俗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作者提到鼓励设计者们将民俗元素注入到我国平面设计中。现在的设计者们重视引用外来的潮流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忽视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民族性与独一无二的特性。作者希望设计者们离开充满时尚感的都市,走进淳朴的民间,体会中国民间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从中领会出民俗文化的内涵,形成我们设计中需要的民俗元素。与新时代的设计手段相结合,创作出中国特有的包含传统民俗文化的视觉平面设计作品来。作者吴炳安在2000年03期《苏州社会科学》[3] 发表作品“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作者以民俗符号为基础,分为两大类系统进行研究,分别是言语系统与非言语系统。言语系统就包括民间神话语言。另外如感官系统所包含的声响、标志、图腾、色彩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等等符号,这些属于非语言系统。还有作者柳国伟在《艺术与设计》[4]2006年02期发表“中国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与再创造”,文章中作者提出:传播与发扬具有民族特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方法,例如地方民间传说、寻求地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与统一在视觉平面设计中。如今,设计者们大多追求“设计”经验的积累,没有对实际文学理论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深造。此次论文旨在这个经济飞跃的时代,探索出一种中国特有的视觉平面化,彰显我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朱守会先生在《从民族审美谈平面设计中视觉符号的民族化》[5]一书里说道:“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发展“民族性”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当设计丧失民族个性,就会迈上衰败的道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强大,形成自己的体系,重视民族性是唯一的道路。我们民族本身特定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自身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包括属于我们民族的历史经历、审美观、价值观和民俗性的东西,是对一种意识形态作用下的编码体系的表现。它从不同的角度打捞潜在于意识深处的记忆,把他们重新置于公众的世界,并发现片段、存在于无意识领域历史,唤起清醒的意识,而不是沉溺于西方的神话。“民族性”的设计理论的精髓在于它所激发的种种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性,它所展示的语言、生存领域的丰富性。
设计师陈汉民在设计王府井饭店的标志时,把传统的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起来,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时,既有中国的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靳埭强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贝率铭先生更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在做中国的香山饭店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共鸣。他们这些大师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挖掘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种韵致,让我们感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们都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民俗艺术符号,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对于发现具有新时期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艺术具有启发的意义。民俗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正像一方沃土,滋润、营养现代中国的平面设计。它作为视觉元素的一种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变现是深入浅出、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运用传统的审美概念,通过象征的手段,即以达到平面设计创新的内涵。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阳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民俗艺术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在《张道一论民艺》[6]一书中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俗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也为国际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关于视觉符号,陈绘在艺术百家04期中《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与特征》[7]阐述了民间艺术本身是一种存在的符号,它的载体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括年画、剪纸、刺绣、农民画、木版年画、面具、皮影、织锦、印染、陶瓷、扇艺及服饰、民居、民歌、家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形式。春节贴门神;端午包粽子、儿童穿五毒背心、挂荷包、结婚时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熬粥蕴含着早生贵子寓意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是孕育民间艺术形式的深厚土壤。民俗艺术形式在传承远古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积累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系统。
钟敬之在《民俗学概论》[8]中曾阐述民俗艺术形式简洁、多元的造型和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受众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深受大众的欢迎。民俗活动是民俗艺术形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民俗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了民间风格的各种事项。民俗艺术形式也就成为了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感。缺乏对民俗的了解,就很难理解民俗艺术形式的表现特征。今天借助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民俗艺术形式成为代表中国个性特色的时尚风格,提炼民俗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对研究民俗文化的地域风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代的鲁迅先生曾有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这句话使平面设计更是具有了民族独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句话指引着中国平面设计走向世界的园林,以“是中国”而独树一帜,自然的使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成为国际平面设计中的万花丛中一点绿,所以这句话几乎成为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能立足于世界平面设计的基石。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识,表达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情趣,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中去,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