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传统村落保护与综合提升规划-4文献综述

 2023-08-29 10:12:34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 苗族村寨(聚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交互影响下逐渐演变形成的,其聚落形态、空间结构、建筑样式等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意向性”。干栏建筑是贵州山地最普遍的建筑形式,也是贵州包括苗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的基本单元。吊脚楼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宗族关系、风水文化和宗教习俗的强烈影响,成为较有特色的苗族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当前,从建筑学、地理学、民俗文化学等角度对苗族村寨的形成、聚落文化、空间结构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 黔东南苗族村寨选址的一般性规则是坐北朝南,靠山面水。苗寨的北面通常是群山连绵,阻挡冬季凛冽的北风,村寨选择南面山腰,海拔较低的山顶部位立寨。一方面,山脚河谷地带日照有限,潮气更甚,不宜居住;另一方面,苗寨人口增长,村寨规模扩大,新建的吊脚楼一般由山顶、山腰向山脚发展,在山腰立寨,为未来村寨扩张提供可能性。

3、 黔东南苗族聚落的空间布局往往没有明显的内外边界特征,其聚落及建筑完全融入山林环境,如同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一般。结合山势走向,一类聚落建筑群分布于山脊,呈向外弯曲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离心发散性;另一类建筑群则分布于山坳处,呈内凹的弯曲形,具有一定的向心内聚性。建筑依山就势,顺应自然地形的变化,沿等高线布置,聚落整体形成随机而有序的空间序列结构。聚落布局在竖向上往往会沿山势层叠而上,不完全受限制于地形地貌,在此基础上产生出特殊的空间结构秩序感。

4、 苗寨内的通户路往往沿着山地地形的变化,蜿蜒曲折,穿梭在吊脚楼之间,很难辨别是先修路还是先建房。沿着小路往往能看到吊脚楼与石板路交互错杂产生有趣的空间,有新建的吊脚楼通过石梯、通户路与主路相连,也有的吊脚楼横跨石板路之上。几十到几百户规模的村寨一般有1、2条主路,指向采鼓场、寨门、公共服务点等,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支路通常平行于连通各家各户。

5、 苗寨的公共空间节点以寨门、风雨桥、采鼓场(芦笙坪)、水井为主。

(1)寨门:寨门是进入苗族村寨的视觉标志。寨门曾有防御外敌的功能,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村寨不再面临外敌的威胁,这项功能也就因此渐渐消失了,但它仍旧是苗寨凝聚力的标志。苗寨寨门的形式丰富多样,多为牌楼、凉亭、桥、木桩、古树等等。

(2)风雨桥:也被称为“花桥”,是贵州、广西等地苗、侗族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形式。黔东南苗族聚居村寨的溪流上,大都耸立着一座苗族建筑风格浓郁的风雨桥,既能连接河两岸,还可方便行人们歇脚,同时也是苗家人迎宾的重要场所。

(3)采鼓场:歌舞是苗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的苗族没有文字,他们民族的历史变迁大都用歌曲、舞蹈和服饰等形式代代相传。每逢节庆,苗家人都会盛装聚集在一起,跳芦笙、踩鼓舞、木鼓舞等,来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和对先民的祭奠。这个相聚起舞的地方就是苗寨中的采鼓场。

(4)水井:苗寨多位于山腰,取水不易,水井长久以来承担着村寨的生活用水,是苗寨的生命之源。同时,苗族人认为水是有灵性的,水井会受苗族祖先的庇佑,给人们带来福祉。他们对古井的憧憬依然延续至今,每逢年节依然会到古井旁祭祀祖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