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论题的发展演变沿革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而其中乡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问题,我国乡村地域广泛、分布分散,传统的小农经济难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到民国时期仍然有大批人口聚居在乡村,教育和解放乡村劳动力对城市化发展以及革命事业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由此众多学者针对乡村地区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自从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进军,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的面貌,从而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就成为党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后,农村建设问题被摆在日趋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农村始终是作为支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附属工具,经过几十年的“哺育”加上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但也相应的带来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和矛盾的激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强调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农村的研究也日益趋向多学科协同研究,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亦得到改进,乡村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迫切需要开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乡村问题的更多研究。
-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 乡村空间形态类型研究
杨凯健、黄耀志(2011)将江苏省乡村空间聚落形态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苏南地区在水网主导下形成的带状和团块状的乡村空间形态。第二种是苏西地区在路网为主导下形成的团块状乡村空间形态。第三种就是苏东地区棋盘网格状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1]。
-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黄筱蔚、汤朝晖(2017)引入了凯文·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将乡村聚落依照构成要素划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村落结构组成元素依据重要性依次为建筑、标志、场所、边界、道路的结论[2]。王帅、王宝刚(2015)提出了乡村空间构成的四个组成部分:庭院空间,街巷空间,休闲空间,生产空间[3]。
- 关于乡村空间形态面临问题的研究
荣丽华、张立恒(2012)提出了“空心村”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地区城乡关系失调,使得这一地区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口流失与老龄化问题严重,聚落趋于空心化发展[4]。
寿劲松(2014)在中指出在乡村聚落中频繁出现运用城市规划的运行规律来生搬硬套的现象以及由于规划编制的组织和实施主体责权利关系不明晰等原因,往往忽略规划或只为应付检查而编制“墙上挂挂”的规划[5]。
王竹、王静(2015)则从低碳生活角度出发,指出农村住宅绝大多数为高耗能建筑,很多农居建设和整治还只是停留在满足安全、卫生、空间等基本生活要求的层面,或是更多地偏重于村容村貌等“面子”工程上,而对住宅的物理环境的舒适性却少有考虑,同时盲目套用城市发展模式或简单复制传统乡村的形态[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