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南京市栖霞区积淹水问题调研及对策
前言
近年来城市暴雨极端天气多发,易造成地势低矮地区和道路交叉口附近发生积淹水现象,造成城市交通中断,对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和工作出行有很大影响,甚至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因此,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完善城市排水体系,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2]。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栖霞区积淹水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调查,提出相应对策,为后续改造工程提供依据。
1.栖霞区自然现状
栖霞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和季风环流的海洋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长江横贯东西,江岸线长达81.2公里(含八卦洲环江岸线)。
栖霞区地质构造属宁镇褶皱带。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洲地交错分布。土壤类型,大致可分低山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含洲地)区三类。栖霞区地形大势南高北低。南部丘陵、岗地连绵起伏,海拔多在50~300米之间。北部沿江平原及江中洲地,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汛期常受洪水威胁,是南京市重点防洪区之一。
2.积淹水位置
栖霞区近几年发生积淹水点主要集中在联珠村路和燕路路口、和燕路水吉路路口、幕府东路交通局门口、七乡河大道铁路涵、华电西路、马群南路等地区,造成积淹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客观的,有历史的有现在的,有存量的有增量的,经认真分析梳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3.积淹水问题分析
3.1城市排水体系不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