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幼小衔接受到了家长、幼儿园、政府的高度重视。202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意见》。为实现文件中“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的目标,针对小学教师普遍反映的幼儿进入小学后规则意识差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入学准备水平,促进幼小衔接。本文献综述以“幼小衔接”“规则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所获得的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综述,对国内外以幼小衔接为背景的规则意识教育的相关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幼小衔接; 规则意识; 大班幼儿;
关于规则意识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对规则与规则意识的认识、规则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与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规则意识的概念研究
关于对规则意识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从规则与规则意识的关系界定规则意识的概念。赵艳红在《大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及其培养对策研究》中认为“所谓规则,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制定或者一致认可的,由代表者或机构发布,要求所有成员共同遵从的意识。”郑三元认为“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
“对于幼儿园来说,规则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相对来说更加具体细化。”规则意识即为遵守规则的意识。[2]FangWei在ResearchonRuleEducationinSocialScience中将规则意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了解规则的内容和知识,不仅包括明确规定的规章条文,也有一般不成文的规范。第二,他们理解规则的价值,并同意其团体的规则或与他人协商达成一致的规则。第三,他们自觉遵守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和修改。”[3]二是从幼儿的自主性与规则意识的协调发展的角度界定幼儿的规则意识,有学者通过寻找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平衡点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4]龚燕
认为“遵守规则和自主活动是辨证统一的。”[5]祁岩针对“现在都提倡让孩子自由发展、培养个性,再谈规则,是不是有些过时了、陈旧了”的错误观点提出,强调规则并不是为了培养循规蹈矩听话的“好孩子”,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与培养幼儿个性之间并不矛盾。只有自由与规则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6]
三是对规则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类型来确定规则意识的培养。莫秀峰学者在《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中“以规则的弹性为划分,将规则分为lsquo;不变的规则rsquo;lsquo;适应性规则rsquo;以及lsquo;临时的规则rsquo;。适应性的规则,是指在某一具体时间段内,适合相应年龄段孩子的规则。适应性的规则主要涉及公德、安全、惜物、劳动任务、个人卫生、作息时间等内容。相应的教育除了需要遵循“及时”这一原则以外,还需要遵循“可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这一原则。”[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献综述
- “互联网 ”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 论中国传统价值观在海外汉语教材中的呈现文献综述
- 论亚伯拉罕式信仰文献综述
- “二次元”文化与品牌传播结合之道文献综述
- 日本在华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和借鉴;中国における日系高齢化産業の現状分析と参照文献综述
- 《无声告白》中的交流缺失问题Lack of Communication in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文献综述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文献综述
- 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Studies on Multimod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文献综述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