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文献综述

 2023-09-13 09:02:49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提高到教师必须知道的高度,走入普通教师的视野,其实在此之前,“核心素养”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话题,学者们并对此进行了各个层面的研究。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对学生的帮助不止是眼前的成绩上的进步,更重要的体现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当中,并且能够将我国教育改革和国际接轨,但是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和课堂当中仍然是困难的。将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必须从每堂课做起,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做起。虽然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真正将理论落实的人却不多,就笔者在小学实习期间的经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小学在职教师并没有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当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个舶来词。较早提出核心素养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核心素养超越了直接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它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即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欧盟认为核心素养是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国内以辛涛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的定义的方法和风格与OECD和欧盟基本大同小异,学者李艺尝试从学科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双基”层三层架构进行说明。

2.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是特殊的学科知识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亦包含于数学素养,是数学素养中的核心成分。学者们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不一致,但归结起来都集中为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生长性的数学素养,有学者基于PISA2012的视角将数学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体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在各种社会生活情境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发挥数学应用价值,实现自身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最具生长性的相关数学素养。

3.教学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