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适应不良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3 10:46:33

幼儿入园适应不良原因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幼儿入园适应不良是当今幼儿园中的常见问题,幼儿在初入园时适应不良易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2010年~2017年的十余篇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的基本概念理解、表征、原因、措施四方面对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不良;原因;对策

  1. 文献综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的第一条强调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从纲要中不难看出,让幼儿在园中形成安全与信赖感,感到温暖是幼儿园工作的一大重点,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我们教师更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渐渐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便于在幼儿园中更好的生活与游戏,身心均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幼儿入园适应,消除入园适应不良的重要性。本文先从基本概念的理解开始。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

入园适应指的是新入园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这个转折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要求,从心理和行为上作出调整最终接纳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但是入园适应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发展性危机,在入园这一过程中,幼儿面临着从家庭走向学校、社会的挑战,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伴侣都会发生改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这一适应过程中幼儿可能会情绪不稳定,生活上不能自理需要老师的帮助,不乐意与同伴交往,不愿意参加幼儿园中的活动,甚至不遵守规则等等。

金文指出,“入园适应是指未上过幼儿园的幼儿从家庭环境转移至幼儿园环境,通过自我调节及与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理解集体生活规则,形成人际交往等的过程”(金文,2014)。入园适应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发展性危机,是一种因环境突变和连续生活改变所导致的焦虑。导致了幼儿在园表现出种种不适行为。

  1. 我国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的表征

埃里克森提出,1.5岁至3岁正是幼儿自主性品质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内幼儿产生与父母分离的渴求,想要形成自主的品质,因此在这一时间段内幼儿与家长分离是可以被幼儿所正常接受的,只是因为在之前的生活中幼儿一直依赖着家长,短时间内还较难适应与家长的分离。但因为幼儿的自主品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如果在这一时间段内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的不适应,幼儿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他的正常的身心发展。

调查发现,许多儿童入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环境,如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不善于与同伴相处,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尊重规则,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学前期的适应能力没有发展好,那追本溯源应该要归结于入园适应阶段,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发展,也容易使幼儿过分敏感易猜忌,缺乏自信、做事不够坚定、胆子小、过于依赖性他人等不良个性(景冬菊,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