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杞国地望变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5 10:43:09

商代杞国地望变迁研究

摘要:先秦历史是中华民族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而杞国作为夏朝之后,在先秦史的研究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不可忽略。但长久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的缺略,对杞国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少疑窦。本论文题目定为《商代杞国地望变迁研究》,主要是对历代关于商杞的历史地理问题进行整理和研究,利用古文字与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报告和相关的报刊杂志所登载的杞国地望问题,在释读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对商杞的地望变迁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商杞; 地望; 迁移; 杞都

一、文献综述

(一) 近代之前关于杞国历史地理问题的记载与研究

杞,卜辞作 ,从木从己声。杞国,夏王室之后裔也,姒姓。杞国始封,见载于《大戴礼记·少间》云:“成汤卒受天命hellip;hellip;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氏于杞。” 《史记·留侯世家》也说:“昔有汤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可见商杞确实存在。西周已降,又曾封杞。见《史记·陈杞世家》:“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 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杞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春秋后三十六年,即杞简公元年,楚惠王灭之,”并直接认为“始封者”为“禹后东楼公”。[1]可见,杞国在商周两代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

但关于杞国的历史地理问题,近代之前的学者对文献的不同解读导致了如下几种意见:

1. 《汉书·地理志》:陈留郡亦称“雍丘”下,班固自注“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索隐》又说:“盖周封杞而居雍丘,至春秋时杞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曰lsquo;宫人伐杞,取牟娄rsquo;。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lsquo;杞迁缘陵rsquo;。《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臣瓒云lsquo;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rsquo;。又州,国名,杞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lsquo;州公如曹rsquo;是也。然杞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lsquo;杞子来盟rsquo;,《传》曰lsquo;书曰子,贱之rsquo;是也。”[2] 《路史》《后汉书·郡国志》并同此说,即商杞在河南杞县,商周之际绝祀,周武王封山东姒姓之一支为杞国国君。

2. 又据《春秋》杜预注:“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推寻事迹,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之,迁都淳于;僖十四年,又迁缘陵;襄二十九年,晋人城杞之淳于,杞又迁都淳于”,后世学者又多认同杜预所创“杞都三迁说”,推断西周末期,杞为邻国所侵东迁山东,之后在山东境内又数次迁徙,其地或为淳于,或迁缘陵,战国时杞为楚所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