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国营工厂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以浙江麻纺织厂和杭州通用机器厂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5 10:49:59

初探杭州50年代国营工厂工资改革文献综述

——以浙江麻纺织厂和国营杭州通用机器厂为例

摘要: 工资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但在历史学界处于被忽视地位。文本主要梳理了国内对20世纪50年代工人工资及工资改革的研究,发现对全国性或地区性工资改革的研究较少且不深入。而国外的研究涉及到地区性的工资改革寥寥无几,大多着重于社会主义体制下工人群体的地位变化及生存状况。因此,关于20世纪50年代杭州地区的国营工厂工资改革,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工资改革; 国营工厂; 工人工资;杭州

一、文献综述

(一)、概述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取向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根据1990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定义,“职工工资总额包括的范围是: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计件超额工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加班工资等,但不包括国家、集体给职工的各项福利、补贴。”[1] 对于政府来说,工资制度与国家生产和消费的比例、货币流通量等经济事务密切相关,是借以调控内外经济指数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949年建国后至1950年代,政府主持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工资制度改革。这两次改革废除了民国时期较为混乱的工资制度,改革了解放区的旧制度,确立了新的统一的工资标准。本质是“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计划经济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将产业国有化的必要手段。50年代的“初次分配”受到政府的深度控制,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政治及经济影响。而1956年的全国第二次工资改革,则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模式。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理论上一直非常关注城市工人群体的政治力量及其作用,在宣传舆论中工人常常是那个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经济“革命”的主体。作为名义上的国家的主任,工人这一群体在建国初期的实际地位其实并没有改变,依旧是最基层的生产劳动者。因此,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要如何提高工人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如何掌控统治这一群体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此,考察新中国建国后如何进行工资改革,不仅可以直接了解到工人群众的地位变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国家如何利用经济措施来达到政治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