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对小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22 10:25:17

小学生数学活动与学习动机培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首次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其中包括“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数学课堂也从以往枯燥、无聊的讲解练习式转变为活动探究式。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技能、构建数学认知结构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中,学习动机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激发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学习思考的问题。在以生为本的教育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应用数学活动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数学活动和学习动机,两者各自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将两者结合思考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从数学活动的三个方面和学习活动的四个方面归纳整理了已有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活动; 学习动机;

  1. 文献综述
  2. 关于小学数学活动的研究

目前对于小学数学活动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已经不少,但是绝大多数只是针对某一类数学活动的研究,尤以实践操作活动研究居多,只有小一部分将多类数学活动整合研究。

(1)小学数学活动的类型

根据现有研究,小学数学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数学思维活动、实践体验活动、趣味游戏活动、合作探究活动、和反思评价活动。

王林认为,数学思维活动是指只依据思维材料而不借助任何直观材料进行数学思维操作的数学活动,例如依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独有的思维活动可以分为 类比的活动、归纳的活动、推理的活动、数据分析的活动等。[1]

钱学森教授曾说“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作为一门思维活跃的学科,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过程。基于此,张卫星提出,在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小学生怎样学习 ,还要要重视数学思维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2]

实践体验活动是指在课堂上提供实物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或者在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的数学活动。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具有“依靠实物、依靠动作”的特点,提供直观的实物材料或者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由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郭建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使之成为发展学生学力的“内援支撑”,从而开辟学生学习的新路径,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开启智慧之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其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