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文献综述

 2022-08-22 10:29:03

1.有关“情绪劳动概念”的研究

有关情绪劳动的研究可以分为情绪劳动的概念研究和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情绪劳动与离职倾向,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三个方面。

许多学者在美国的霍赫希尔德提出的情绪劳动定义基础上,对情绪劳动重新定义,认为情绪劳动就是在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要求,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张芳,2010;刘庚乙,2013)。

张一楠认为情绪劳动是指员工为了组织和目标,从而调节自己情绪的过程。他认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工业时代所强调的严谨、高效地培养劳动者而忽视人的情感与需要的目标,已经日渐被后工业时代弹性、人性化地为儿童和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所取代。

郭畅在《基本心理需求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情绪劳动调节作用的分析》中指出情绪劳动特征有:调节的主动性、目的的间接性和要求的职业性。

学者陈晓宁在《商校青年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证研究》中,认为情绪劳动是个体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与组织要求不断调节情绪,多付出内心的努力,最终实现双方和谐共处,其本质也就是对情绪进行良好管理的过程图。

田媛在《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及在酒店领域的研究应用》中,以酒店员工为对象对情绪劳动进行定义,酒店员工根据工作要求,为达到客户的满意,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自身的外在表现,以符合规定的表达方式。

冯延萍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视角下公共部门员工的情绪劳动》中,认为情绪劳动是员工依照企业的要求不断调整情绪,进行深层行为,从内心深处调整,从而符合企业的规定的过程。

王海雯认为情绪劳动,即员工在工作中,内心感受与外在需要的情绪表达往往会出现不协调的时候,这就需要进行有效调节以使内外表达一致,会不可避免地多消耗一些心理资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