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性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对策文献综述

 2022-08-23 12:05:14

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摘 要:拓展性课程是浙江省在2015年提出的与基础性课程相对的一个课程概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何有效开发实施拓展性课程对我国课程改革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整理,包括国内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现状和国外的拓展性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关键词:课程开发;语文拓展性课程;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研究

课程改革一直是各国各地持续进行的工作,适应了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让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够得到发现和凸显,改变了以往课程的统一性。本研究的重点是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通过知网、期刊、图书等途径查阅资料,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进行综述。

一、国内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相关研究

在国内,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的历史还比较短,最早提出并实施“拓展性课程”的是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在2004年提出了“拓展型课程”,虽然在定义方面与“拓展性课程”不同,但是在内涵方面有相通之处,可供我们参考借鉴。现如今,不少学者对拓展性课程进行研究探讨,以下从拓展性课程的理论研究、开发研究进行综述。

1.关于拓展性课程的理论研究

由于拓展性课程是近年来的新事物,所以相关理论研究不是很多,但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解读。柯孔标2016年在他的《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若干问题之我见》中认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与现行三级课程体系是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分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是从课程的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基础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拓展性课程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如果课程的内容是本校所有学生人人必学的,应该归属于基础性课程的范畴;如果课程内容是供学生选学、不作统一学习要求,就属于拓展性课程。关于开发拓展性课程的意义上看,他提出:“开设拓展性课程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基础教育公平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拓展性课程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lsquo;立德树人rsquo;教育理念;有利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有利于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转变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1]在2019年发布的《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柯孔标进一步论述了他对于拓展性课程的相关见解。拓展性课程中的“拓展”一词不是指“加深”“加难”,拓展性课程的本质是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与此同时,拓展性课程是对基础性课程的延伸、补充、拓展和整合,与基础性课程一样,都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四个要素。学校要清楚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是为了什么,拓展性课程的定位不能限于培养某种实用技能,课程目标和内容也不宜过于专业。学校应该依照基础性课程的开发实施方法进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2]综上所述,拓展性课程是适应学生未来发展,根据学校特点有学校自行开发的,供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的,人人参与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

2.关于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