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意象、意境”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24 10:33:50

基于“语言、意象、意境”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文章主要以诗歌理论、小学生心理和小学古诗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总结诗歌理论来归纳出诗歌审美的特征,同时通过总结小学生心理研究的成果来厘清诗歌审美特点和小学生审美心理之间的层次关系。最后,通过研究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当下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为接下来深入研究“语言、意象、意境”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做一个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策略;意象;意境

小学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小学古诗教学的研究一般以我国古代诗论的研究和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支撑,前者在前人的努力钻研下已经出现很多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方面的成果。下面,本文将从古诗鉴赏研究、小学生心理与教学研究和小学古诗教学的研究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古诗鉴赏的研究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出现在春秋时期,自《诗经》编成后,我国的诗歌评论就开始萌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提出的这个新鲜的美学命题,是我国最早对诗的评论,也是最早对诗歌理论完整而系统的阐发。“兴”指出诗可以使人振奋、受到启发、能培养联想力;“观”可以解释为诗歌精悍的纯正的思想内容,高度概括的语言,本身就具有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各方面细致的洞察力;可以群的特征表现在诗歌强大的号召力;“可以怨”则体现出诗歌的战斗力[1]

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为重视诗的政治内容,孔子对诗歌理论的见解与他的政治理想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时代更迭,诗歌的思想内容发生着变化,人们对诗歌的鉴赏角度也发生着变化。魏晋以来,玄学大盛,士人追求“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的人格美,故自然与人的关系更为亲近。hellip;hellip;佛学的兴盛和玄佛的合流,对山水文学的产生,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2]。魏晋南北朝陆机首开以味论诗的先河,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现状,他指出五种弊病,其中一种就是“清宫舒缓,缺少真味”,将“真味”看作诗歌本身应当具有的要素,指出没有味的诗歌是不健全的诗歌,可见他对“味”的重视[3]。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指出诗歌的意味出自作者的想象,易于出色,但语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内容,不容易有巧思。因此,“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言与意之间的联系在诗歌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诗歌的语言内容是体悟的基础,只有巧妙的语言才能达到与作者的“意”相结合的境界。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南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歌理论,有着很高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严羽在这本书中提出盛唐之诗为诗歌创作的典范,而“盛唐之诗,惟在兴趣”,由此,“兴趣”被推向了《沧浪诗话》的中心地位。严羽在《诗辩四》有:“大底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4]这种“悟”的能力即是打破语言、意象和意境之间的界限,在熟悉语言的基础上把握言外之意,再由读者与诗人间的情感共鸣引出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入神”这一境界以显现“兴趣”这一诗歌本体。

朱光潜在《诗论》中提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5]。古诗的鉴赏重在语言背后的境界,而不是字词之间的计较。诗的境界越深刻,联想越丰富,诗的境界越美备。由此可见,我国古诗的鉴赏大都遵循把握意境的原则,提倡一个“悟”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