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研文献综述

 2022-08-26 17:04:45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摘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和查看资料相结合,对浙江省衢州市的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并提出科学建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和道德遵守方面,而在人际关系方面没有凸显。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的教育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多方面措施的配合。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调研;

一、文献综述

一.引言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很多,相关的调查资料也很多,但这些研究和调查的结论和数据不尽相同。大量的调查研究掩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研究显示,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1995年,佐斌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湖北中等学校123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35%的学生心理适应方面不太理想,56.7%的学生曾经想到过自杀。浙江的一项对34所中学4698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5.7%,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如懦弱、自卑、忧郁、孤僻的占0.9%[2]。 目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整体反映:中小学生中对学习的进取心、人际交往能力、道德规范遵守的自控能力以及独立性、责任心等普遍较差,这些问题都是心理素质不高的反映[3]。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展了相关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和访问,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基本特征以及心理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改善心理、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提供依据。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本书中就提出心理教育的问题,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完人”,拉开了世界范围内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序幕。

在当代,胡锦涛总书记在有关小学教育讲话中提到,在小学阶段,“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校来说,“文化育人”首先要化育学生。 “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