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符号学解读——以《朗读者》为例文献综述

 2022-07-15 19:44:13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符号学解读—以〈朗读者〉为例》

文献综述

一.传播符号学的概念解读

“什么是符号?”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赵毅衡给了符号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出发点: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赵毅衡在1993年就把符号学定义为“关于意义活动的学说”。没有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不仅人无法存在,“人化”的世界无法存在,人的思想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我们只有用符号才能思想,或者说,思想也是一个产生并且接收符号的过程。因此,认识论、语意学、逻辑学、现象学、解释学、心理学,都只涉及意义活动的一个方面,而符号学是对意义的全面讨论。因此把符号学定义为“意义学”是能够成立的,也是有用的。

传播符号学以媒介符号为研究对象, 以各类交流现象为问题域, 以意义的指涉和表征为逻辑起点。其基本的逻辑是: 传播离不开符号, 符号的意义在传播中生成, 其生成和流变的规律,构成了人类意义生产和文化建构的基本法则。这一学理逻辑的展开, 使传播符号学表现出传播学与符号学相互交融的特点, 并通过与其他学科共享符号学原理, 形成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认识论上的互通和方法论上的对话。传播符号学最基本的关切点是意义如何产生与意义如何传达的问题, 这既是传播符号学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现代生命科学符号学、认知科学符号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传播符号学需要借助现代生命科学符号学、认知科学符号学的方法来探究符号与意义的生成机制。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能以新的方式来审视几乎可以用来研究大众传播的每一件事情。

传播符号学的精神逻辑起点是对意义及其生成方式的思考, 展开为对传播正义的现实关切。传播正义论强调对普适价值和最高正义原则的关切, 同时保持对文化多元性和利益多元性的关注。以平等对话、充分交流、利益整合基础上的整体正义,替代以控制论为基础的经典传播理论。基于这一精神逻辑, 传播符号学形成了自己富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传统的“ 批判学派”, 以及关注大众文化建设、研究传媒时代意义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规律的“ 建构学派”。

二.关于《朗读者》文化内容解读

《朗读者》的核心是“朗读”。作为一种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朗读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提升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基本练习。因而,朗读本是一种最被大众熟悉的、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文化传播模式,却随着阅读一起被“刷屏”这个简单的手指动作取代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几乎彻底改变了大众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每日动一动手指就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让大众来不及细细品味就淹没其中,只有那些刺激性的、娱乐性的、主流或者刻意反主流的信息才能被瞩目,引发大众的“刷屏”行为。《朗读者》确实像“一股清流”,让大众忆起了孩童时代最简单纯粹的表达形式,以及曾经的朗读声中对学习、生活、文化的热情。

朗读中有朗读者和倾听者两种角色。朗读者通过对字、词、句的出声的阅读而寄托自己的情感,借助声音、语调、节奏的变化等使内心的情感得以抒发出来,朗读的过程也就是情绪疏解、情感外化的过程。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时,对母亲的思念融入每一个音节,起回转折,几度无法控制情绪,潸然泪下。很多朗读者如张小娴、郎平、杨利伟等,普通话并不标准,也缺乏专业的台词功底,甚至声调、断句等都不规范,但是并不妨碍其情感的投入。朗读者朗读的不仅是文章,也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世界,不是为了愉悦他人,而是使长久沉淀的情感自然迸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