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偶像“养成”的兴起
偶像一词广义上常指代受到粉丝追捧与崇拜的艺人或知名人物。而在韩国演艺圈的职业细分与定义中,“idol(偶像)”作为一种职业代称,一般情况下用来定义多以团体组合形式出道,主要活跃在打歌舞台的年轻唱跳艺人。在韩国娱乐文化的渗透下,中国近年也涌现诸多偶像选秀类节目,例如《蜜蜂少女队》《偶像练习生》《创造营》系列等,将狭义上的“偶像”这一职业类型在中国的演艺圈中逐渐提炼与明晰。
“养成”则起源于日本演艺圈,从女子偶像团体AKB48的诞生开始形成一定产业化的模式——在偶像还是“未加工”或“半成品”状态时将其推至台前,让粉丝通过时间与财力的支持见证偶像的成长,在陪伴中收获“养成”的快感。中国主打“养成系”偶像的娱乐公司也不在少数,丝芭传媒、时代峰峻、原际画都先后在中国的娱乐土壤上成功打造了养成系艺人。
多数研究者都认为2005年开始的“超女”系列选秀可以视作中国“养成”偶像的初现,但当时粉丝参与偶像养成的载体仅是手机短信;而使得养成系偶像再次掀起热潮的是2018年初开始的《偶像练习生》及在此之后的一些同类型网络选秀综艺。王战、郭若兰二人就在文章中将此类选秀的出现定义为“选秀3.0时代”,他们认为“在选秀3.0时代的养成体系里,粉丝深度卷入到偶像生产过程中,二者形成一种隐形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让粉丝的力量变得可视化,在与偶像的交往过程中能够占据更主动的位置。也因此,尝到甜头的粉丝不断涌入并卷动偶像养成的狂潮。
二、养成系偶像与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作为备受追捧的亚文化形式之一,围绕粉丝文化展开的相关研究也与日俱增。养成系偶像文化与粉丝文化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时代粉丝参与偶像养成的一大载体就是社交媒体平台。
在文章《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中施蓉君认为,社交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养成系”偶像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蔡叶枫的《新媒体时代“养成”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也提及了社交平台对于粉丝文化与偶像养成的助力:“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积极地参与了偶像打造的过程,也参与到了粉丝文化的建构中来。”粉丝通过具有“双向互动”属性的社交平台,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粉丝文化的传播中——他们产出的图片、音视频、同人文等粉丝向作品都有可能得到偶像的关注或“互动”,也因此粉丝的粘性与忠诚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有研究者认为,虽然养成系偶像并不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才出现的,但得益于社交媒体平台,“养成”模式朝着更具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关于养成系偶像粉丝的特性,方钰莹在《“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以SNH48女子偶像团体的粉丝为例》中谈到,“养成系”偶像的粉丝在大众情感和心理投射方面有更强烈的诉求,粉丝希望在偶像的成长中收获自我的认同。针对粉丝的认同感,孙雨田在《“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里展开了详尽的分析,他认为粉丝不仅是在偶像成长的情感投射中找到了认同感,还会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实现群内认同、在粉丝群内互动中实现群体认同。
三、豆瓣小组与粉丝社群文化
在《SNS网络社区中的亚文化传播——以豆瓣网为例进行分析》一文里,蔡骐认为豆瓣网是国内众多SNS网站中的佼佼者,“豆瓣拥有更高的象征资本,它传达了一种特立独行和个性化的文化精神,这无疑是研究亚文化传播的最好范本。”在豆瓣网,人们可以根据彼此的共同爱好多线索地编织起自己的人际网络,最终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个社群。豆瓣小组为粉丝交流的聚合以及社群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