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外国留学生经常在遇到多义短语时产生一些误解或者曲解的情况,这就是因为多义短语本身存在的歧义现象。形成多义结构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结构有限而意义无穷,用有限的结构表达无穷的意义不能不产生一个语言结构表达多种意义的现象。一个脱离特定语境的短语,如果其词语间存在多种语义联系,产生多种语义组合关系。不论对该短语的结构是否产生影响,都会形成歧义短语。
在阅读、研究大量文献材料时,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消除歧义现象做出了许多的努力,这显示了多义短语的歧义现象既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难点问题,又是汉语魅力的重要体现,并且是对外汉语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挑战。
由于多义短语的歧义现象的消除与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国内外对这个问题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方面有: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多义短语类型的不同分类方式;消除多义短语歧义现象的不同方法分析;对多义短语的几种分析方法;对外汉语教学中消除多义短语歧义的方法;对这一问题研究价值的分析探究。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在上面所列举的六个主要方面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整合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多义短语歧义现象做出的深入浅出的分析探索,给本文的研究以专业的角度和有效的分析方法,为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多义短语的歧义现象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下面根据这六个主要方面,对一些重要文献进行评述介绍,反映它们对本文的写作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首先,是产生多义短语歧义现象的原因。在雷贤卿的《谈短语形成歧义的原因》一文中提到了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这是概括性完整的观点,其中外因是指多义短语脱离了相关的语境从而产生了歧义,也是先决条件,而内因则是指多义短语的语义内容,即短语中的词语之间能够发生的多种语义联系。这也是多义短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短语中词语之间出现多种语义联系,那么结构上就可能分析为不同的结构类型,从而形成同形异构的歧义短语;如果词语间存在多种语义联系,而不影响短语的结构类型,也就形成了同形同构的歧义短语。
- 是对多义短语类型的不同分类方式。在这一方面,大量的文献中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分类方式,但是在总体上还是沿着语音、语义、语法结构这第三个大方向进行分类总结的。在雷贤卿的《谈短语形成歧义的原因》一文中,分为了同形异构的歧义短语(包括词语、词序相同,结构层次不同,提供不同的语义解释;结构关系相同,而层次不同,因而表义不同这两个方面)和同形同构的歧义短语(词语、词序、结构层次相同,提供不同的语义解释)这两个方面。在范君石和李迎的《简论多义短语》一文中,主要分为由语音变化、语义关系不同以及语法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多义短语这三个方面。在喻连生的《短语的歧义现象》一文中,主要分为切分形式相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不同;切分形式不同、结构关系相同、语义不同;切分形式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不同;切分形式相同、结构关系相同、语义不同这四个方面。在沈密婷的《略说“歧义”现象》一文中,分别从语音原因、语义原因、语法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类:在语音语音方面分为了同音异义、多音异义两个方面;在语义原因方面分为忽略对含义不确定的词或词组的限定修饰,滥用简缩造成语句意义不明,褒、贬词的误用,多义词(词组)造成语句中有关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不明这四个方面;在语法原因方面分为语序不当、造成被限定说明的对象不明,修饰、限定关系不确定,语句中个别词的词性不明这三个方面。在杨晓安的《现代汉语短语歧义现象浅析》一文中,从词义不明确、轻重语音的不同、结构不固定、语义关系含混、组合层次难于切分这五个方面进行分类。在史艳锋的《浅说歧义短语的类型和分析方法》一文中,分为语音歧义短语(由词或短语语音相同引起)和书面歧义短语(包括结构关系不同、多义成分引起的歧义短语、语义不同、结构和语义都不同和其他类型这五个方面)这两个大方面。在张静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问题解析》一文中,则是直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大方面。在陈淑梅和王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歧义结构的教学》一文中,分为结构层次不同、语法结构关系相同;结构层次不同、语法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相同、语法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相同、语法结构关系相同、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相同、语法结构关系相同、语义结构关系相同,只是某成分的语义指向不同这五个具体的方面。在许杨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歧义与消歧探析》一文中,则是分为同音歧义(包括同音不同字、同音不同词、同音多义词、同音同形词这四个方面)、重音歧义、同行不同音歧义、功能歧义、结构歧义这五个方面。综上所述,不同的分类方法反映了不同学者对于多义短语歧义现象的研究角度,虽然角度存在着差异,但都是分析这一现象的重要研究成果。
- 是消除多义短语歧义现象的不同方法分析。根据阅读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结果,总结起来共有六个方面:利用重音和停顿,使用标点符号;增加或更换词语,词语的选用;调整改变词序;句式变换;依靠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进行语境的扩充或变换;传授相关的汉语文化习惯、习俗等。在范君石和李迎的《简论多义短语》、喻连生的《短语的歧义现象》、杨晓安的《现代汉语短语歧义现象浅析》、陈淑梅和王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歧义结构的教学》这几篇文献中都进行了详尽的举例分析。
- 是对多义短语的几种分析方法。具体的分析方法分为层次分析法、语义分析法(包括语义关系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这三种)、配价法分析、预设焦点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这五种,这在史艳锋的《浅说歧义短语的类型和分析方法》一文中有着具体的阐述。层次分析法在分析时尽量切分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叫“二分法”,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短语内部的组合层次,且分为切分和定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语义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短语中动词与有关联的名词之间的关系,即动作与施事、受事、与事、工具、时间、处所等关系以及其他词之间的关系,如领属、同位、方式等。配价法分析中,配价借用自化学上的化合价概念,其认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都是存在价态的。预设焦点分析法是在分析短语时,引进“预设”和“焦点”等的概念。变换分析法则是主要通过把一类短语形式变换成另外的两类或多类形式来分化和消除歧义。综上所述,对多义短语有许多种分析方法,这对于探究消除歧义的方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便于多样化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消除多义短语歧义的方法。这其中包括听说法、书写法、改句法和语境法这四种具体的方法,在张静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问题解析》一文中有详尽的分析。听说法可用于解决对于多音字词、语调、语气、停顿、轻重音等造成的歧义;书写法则针对由同音字、词引起的歧义;改句法是指通过加词、调换语序等手段对歧义句进行凋整改动,使之句意唯一化;语境法补充必要的上下文或情境,构成严密的语言环境,对原来的语句内容进行有效的限制,使句意单一化,以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和解决歧义问题,需要灵活运用和综合上述几种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多听说、勤练习,注重音和义的结合,联系情境,加深理解。
-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多义短语歧义现象问题研究价值的分析探究。在陈淑梅和王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歧义结构的教学》一文中总结了相关的研究价值:首先,我们重视歧义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语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其次,重视歧义现象的研究还能使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第三,语言的自动化处理,比如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等领域更应当在这一方面加以研究,提高汉语的使用水平。
在整个文献资料的搜集过程中,有很多信息加工处理以及取舍得抉择。多义短语的歧义
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较为常见,因此相关研究也较多,不同学者对它们的类型、方法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既要虚心探究、参考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应做出创新的特色研究内容。本人学识有限,可能本文写得不是很周详。“求心始得通词,会意方可知言”,本文的写作也是主动治学精神的结晶,自己尤为珍惜。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论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有机会引发更加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