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佩甫《生命册》中的女性书写文献综述

 2022-08-09 19:23:41

《论李佩甫lt;生命册gt;中的女性书写》

摘要:李佩甫的文学创作以乡土文学为主,在《生命册》一书中,他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承载了丰富的意义,是切入乡土文学与现代文化的一个突破口,为李佩甫的“乡下人进城”叙事描写添色不少。经过翻阅文献,可以了解关于李佩甫《生命册》的女性书写的历史研究情况,佐证新研究方向(从女性形象特点的梳理与研究入手,了解在现代性的冲撞下,底层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社会、家庭与个体的层面对“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形象做比较分析,对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女性书写作出价值判读与原因分析)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为之后论文的书写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李佩甫; 乡土小说; 女性书写; 乡下人进城; 现代性

  1. 文献综述
  2. 前言

  河南著名作家李佩甫凭借长篇小说《生命册》于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生命册》是一部厚重的、带有史诗性质的乡土小说小说,它的主题是时代与人。李佩甫以沉雄老到的笔力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复杂的大背景之下,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是拓展得十分宽泛。其中,作者用将近一半的笔墨来描写挣扎在物欲之间、城乡之间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然而男性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总是有失偏颇,不能真正反应女性自身的生命逻辑。

此外,“苦难叙事”、“性别叙事”、“乡村荒芜化”是这一时段此类小说持续关注的焦点,这些小说不同程度呈现出“问题小说”的特色,旨在揭露和批判。“苦难叙事”既关注进城乡下人必须面对的物质层面的生存困境,也不乏对他们因城市的外来者身份而引发的精神焦虑的关注。

“性别叙事”在这一时段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乡村女性身体沉沦和乡村学子城市婚姻两种叙事模式,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体沉沦故事最为常见。在“苦难叙事”和“性别叙事”中,作家把现代城市想象成罪恶之源,这种城市想象实质上是一种“城市焦虑”,是作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诸多负面因素的反思和批判。“乡村荒芜化”的书写则是一种乡村焦虑,城市的现代化不仅带走了乡村的劳动力,造成了乡村的“三留守”问题,乡村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荒芜”,“即将消失的村庄”已成为乡土作家的共同隐忧。这三类叙事都旨在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为读者呈现出的是现代性狰狞的一面,带有强烈的现实介入意识,揭示了进城乡下人所面临的“进不去的城,回不去的乡”的生存困境,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

目前,国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如澳大利亚学者杰华(TamaraJacka)的《都市里的农家女》就是对国内“乡下人进城”社会现象的研究,但尚无人对李佩甫在乡土小说中的女性书写从事专门研究。

目前为止,对李佩甫小说的研究主要出现在国内,且众多研究者把关注目光集中在小说所呈现的城乡结构、乡土主体、复调的叙事技巧等问题上,对于文本中的女性群像关注度不够。关于李佩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虽然也有,但是大多只是分析了个别女性人物的形象,而缺少对李佩甫相对落后的女性观进行概括总结,更没有从女性立场出发对此进行审视与反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