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有”与英语“have”的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汉英对比在当下的语言研究中一直不乏话题,无论是翻译差异还是语法结构差异 ,语言的共性与特性总能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因此众多的研究角度成为了不同研究者标新立异的出发点。
国内一部分学者专注于探讨汉英完成体标记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一部分学者反思汉语“有”与英语“have”作助动词的特性。截至目前,较少有人研究二者作实义动词及助动词在用法上的双向对比,及其在使用方面的特殊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各项研究的现有领域及研究角度,提出探查领有句的语义倾向以及这种语义倾向中包含的情感态度,或是探讨“有”的强调用法及与“have”存在的差异。期冀能对未来的研究议题提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汉语“有”;英语“have”;对比研究;
一、二者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过程的研究
关于“有 VP”这一结构的由来各有说辞,既可能是方言的变异,又可能受英语语法的影响。语言之间的转换使得言语理解出现差异,任何的翻译相对于原生语言而言都带有翻译者的主观态度。例如汉语“你吃饭了吗?”与英语“Have you eaten?”是同义的,但这句英文经过再翻译后可能就变为:“你有吃饭吗?”在这个过程中,学者逐渐把目光投入到“有”和“have”之间语法变换的联系。
部分语言学家们指出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现出了相似的语法化规律,如黄立鹤《英语have与汉语“有”之对比——聚焦语用法的语法化》中主要从共时的角度论述了二者相同的语法化起点——即本义都是“具体事物的领有”。随着语法化程度的加深,逐渐抽象为表示“事件或状态的客观存在”,最终成为表示完成态的语法标记。
同样他在《汉英完成体标记“有”与HAVE之语法化对比考察》中进一步指出,尽管二者程度各有不同,但汉英完成体标记都经历了相似的语法化过程及实义动词的语义扩展。在现代汉语、英语中,上述完成体标记由于语法化“滞留原则”的作用,,仍然保持着本身的实词原义,,并且将与其语法化而来的虚化意义长期共存。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虚化过程中,出现了“有”作为标记信息焦点的强调用法,但“have”似乎没有。目前对于这一部分的研究仍有空缺,有待进一步的补充。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