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小说的读者接受研究
——以张嘉佳小说接受为例
摘要:2013年,暖心小说开始发展成为年轻人的阅读热潮。每一种文学热潮,都得到了大量读者的欢迎与追捧。80后作家张嘉佳的畅销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暖心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有众多年轻读者的拥簇,正是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阅读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暖心小说契合了年轻人在青春理想下的补偿心理、生活压力下的娱乐心理和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暖心小说的产生过程符合当下年轻读者的阅读接受方式,即交互性接收与碎片化接受。虽然现在暖心小说极受欢迎,但它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未来发展道路值得认真探寻。
关键词:暖心小说; 大众接受; 接受心理; 接受方式
一、文献综述
近两年来,暖心文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争相开”。在“诗歌与散文齐飞,段子共小说一色”的情况下,暖心小说在所有文体中,显得极其出色。暖心小说是从作者张嘉佳真正开始兴起的。2013年7月起,张嘉佳在微博上先后发表33篇睡前故事,这个系列的微博转发超过两百万次,阅读量超过四亿。同年11月,系列小故事集结成册,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名出版(以下简称《路过》)。在“张嘉佳现象”出现之后,国内不少学者对其作品及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1]沈文捷.从80后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睡前故事”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 基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文化因素,认为《路过》一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既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的新型传播方式,也得益于它与 80 后群体的文化认同和心理需求相契合。80后是特殊的一代,相较于父辈,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精神状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网络的席卷,他们似乎不被理解,但仍然追求个性、崇尚自我,以不安分的反叛者形象对抗着主流话语。他们和互联网互为塑造且彼此成就,形成了这一群体独特的青年亚文化。张嘉佳的这部作品,给了他们一个出口,无论是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还是走心的接受方式,《路过》中的故事传达了80后心中的彷徨与迷茫,在阅读中治疗、解救他们的同时,也传递了励志、积极又温暖的未来展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青年亚文化特立独行的气质, 以及它在经历磨砺后呈现出的积极向上的励志特征。沈文捷的文章主要是从80后的本身情况来分析为何这部作品能够得到大众的拥簇,而郭慧玲则从这部作品受欢迎的情况,反向探查80后群体的时代行为特征。 [2]郭慧玲.狂欢与落寞:“张嘉佳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5. 通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文本分析和定量数据分析发现,80后群体相较其他时代群体具有四方面特征:在群体心态上,存在普遍的“ 颓废”和无力感,具有较强语言调侃偏好,注重休闲和娱乐生活;在社会参与上,缺乏政治和社会参与兴趣,具有道德相对主义取向;在文化认同上,对中产阶层文化具有较强认同,在消费上较为前卫;在个体心理上,更加注重个体心理感受和情感,在婚恋中具有更高的情感要求。这四方面特征相互关联,构成80后生存状态的不同面向。与郭慧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同样发表在中国青年研究的[3]玄铮、王玉香.回望与共鸣:“张嘉佳现象”的心理学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两位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从青春心理的视角去解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现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关照那些正处于多梦青春的年轻一代。这种回望青春所产生的共鸣表现为迷茫与无奈、疗治与出路、路过与体验。这种集体式的青春共鸣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则是青春的痛苦与烦恼在现实教育中缺失真正的关照与接纳。路过他人的青春,是为了更好地看待自己的青春;路过他人的世界,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虽然对张嘉佳作品的评述和研究不少,但从前文可看出,大多数作者关注的是这部作品为何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以及“张嘉佳现象”背后反映的80后心里特征及行为特征,极少学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路过》取得大热的原因。因此,本文尝试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分析张嘉佳作品,并由此进一步推出当下大热的“暖心小说”是如何得到广大青年人的青睐。
“审美接受”是接受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读者对作品的阅读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读者在对作品的接受过程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快感,人格上的自由以及心灵的净化。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使读者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这是作品的价值所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姚斯、伊瑟尔等人认为,文学史不单单是作家、作品史,更是一部部作品接受史。一切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存在于各个时期读者的阅读与审美接受之中,只有在接受过程中,作品才能彰显其价值,体现其存在的生命。 [4] 朱立元译.尧斯.审美经验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2.尧斯指出,作品的独立存在只是没有生命的文献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并产生影响,作品才获得历史生命。他所说的第一个作品其实就是指孤立的作家完成后脱离了作家的文本。 [5] 霍桂桓,李宝彦译.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 又名,阅读活动 审美响应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伊泽尔则更加明确地提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在阅读中动态地构成。他把文学作品分为艺术极和审美极两极,艺术极即文学的本文,审美极即由读者完成的对本文的实现。作品则处于本文和读者“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某一点上。这似乎并不难理解。因为真正作为审美客体的是艺术作品,而不是纯粹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的本文,这两者的区分并不困难。伊泽尔还提出的隐含的读者这一颇有意味的概念,他在经历了短暂的逡巡后得出清晰的思路。“如果我们试图理解由文学作品产生的效果和引起的读者响应,我们就必须在不以任何方式预先确定读者的特性或者他的历史情境的条件下,考虑他的存在。”于是他选择“隐含的读者”来“体现一部文学作品发挥其效果所必不可少的所有那些部署”,“表明一个由本文引起读者响应的结构组成的网络,它强迫读者去领会本文”。 [6]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朱立元先生的阐释则更加明晰,“隐含的读者”是“一种与本文结构的暗示方向相吻合的读者,即受制于本文结构的读者,但它又不是单向地决定于本文的结构,它还包含着读者再创造的能动性和对于作品意义的参与和实现。”朱立元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潜在的读者”的概念,更加直接地强调了读者在创作活动中的实际存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他用这一“作家想象出来的他未来作品的可能的读者”向我们再一次深化了读者的力量。
关于读者一般阅读的接受心理与接受方式,国内许多学者有其分类与归述,但就“暖心小说”这一新兴小说概念而言,却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小说读者接受心理分析有以下论文: [7]周世华.小说读者接受心理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3.他指出,在读者群中,无论是学富五车者还是目不识丁者,都对小说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由于读者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其接受心理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这些接受心理可细分为:民族传统心理与求新求异心理、消谴心理与求知心理、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等多样化格局。作家创作既要适应读者,又要引导读者,以提高读者的接受心理,实现新的审美接受。 [8] 李曙豪.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读者接受心理[J].编辑之友,2004.提出要完成从“第一文本”向“第三文本”的过渡,就需要研究读者的接受心理。接受心理作为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放到编辑学中,主要包括读者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和接受心境三个方面;在接受动机中,又包括: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9] 王茜.文学的接受心理分析[J].作家,2010.王茜提出了文学接受的心理活动,其实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颇为类似的,真正的文学阅读和鉴赏活动必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作品的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的结合分析,才能真正实现作品的价值。通过分析文学接受的 3 种心理功能:再造想象与表象记忆、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形象思维,来浅述了文学接受者在阅读、欣赏、评价作品时的心理活动。读者的接受方式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的接受变化与革新,它由以前的“单向传播”走向了“双向传播”。 [10] 鲁若曦,曾少武.网络文学传播方式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1. 网络文学的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绕过了纸媒发表出版的障碍,传播速度非常快。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传播方式表现出传播状态的自发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传播时效的瞬间性和传播形式的互动性等四方面的特点。 [11] 张邦卫,郑朝霞.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 提出: 一是从 “作品传播”走向 “事件传播”;二是从“书本传播”走向 “影像传播”;三是从“单向传播” 走向 “双向传播”;四是从 “一维传播”走向 “多维传播”。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