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的被动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31 17:04:13

文献综述

  1. 前言

被动句是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焦点。从1919年到现在被动句已有近一百年的研究历史,前人对被动句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被动句的标记词、被动句的分类、被动句的语义、被动句的结构以及最近十几年出现的新兴被动句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于被动句的研究仍是一项工作。笔者针对清代小说《镜花缘》进行研究,所做文献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状况:

笔者对“中国知网(CNKI)”和“超星读秀”数字图书馆近一百年(1919~016)关于被动句的文章和著作进行检索。通过几次变换检索的关键词,最终发现第一篇关于被动句的论文发表是在1951年,随后陆陆续续出现大量与被动句有关的论文,尤其最近几十年,论文数量举不胜举。近一百年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涉及被动句的著作,早期学者在全面描写和建构汉语语法体系的研究中就包括了被动句,最早有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随后有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朱德熙、吕叔湘的《语法修辞讲话》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对被动句进行深入研究的著作,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十年,如:王还的《“把”字句和“被”字句》、李珊《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周宝宽的《现代汉语被动句研究》,曹道根的《现代汉语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等,其中李珊《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1994)是一部对“被”字句进行全面解释白著作,书中对“被”字句的名称、分类、质和作用以及结构、意义和功能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当时科后世都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一)被动句的标记词研究。现代汉语被动标记词的研究出现较早,早可追溯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其拉开了研究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序幕。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被”是典型的被动标记词,对此不存在争议。此外,大多数学者也普遍赞同“叫(教、交)、让、给、由”也是被动标记词。例如:傅雨贤界定有标记被动句时,对标记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提出有标记词像“被、叫、让、给”等的句子为被动句;吕叔湘也有过这样的说法:“白话里,被动标记除·字外还应用叫rsquo;和让rsquo;两字”;①赵元任早期提出标记词包括“归、有、由”,②该观点为后来学者研究标记词提供了新的角度,许多学者赞同“由”是被动标记词,像张兴旺和熊仲儒;④江蓝生对受古代汉语影响从而表被动的“吃(乞)”进行了研究。近十几年来一些新的标记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各位学者对新的标记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袁宾提出“得”和“蒙”是表示被动的标记词;鞠彩萍认为“遭”曾有过一段时期作为被动标记的用法,并通过对方言语料的搜集证实“遭”字句表达被动;屈哨兵采用新的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对现代汉语的被动标记进行分析,对“给”“让”“着”3个特定标记,“经(过)“在hellip;hellip;下”“用来”“值得”4个可能标记进行个案研究并给予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指出特定标记在某些方言区使用的频率较大;李帅从语义平面出发,根据“受”表被动的意义称其为被动标记词;刁晏斌对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获”字句进行调查研究,得出“获”只有表如意色彩时才能成为标记词。

总之,前人对被动标记词的界定范围有扩大趋势。从标记词的数量来看,赵元任曾提出有“被、叫、让、给”4种;李珊认为有7种,分别是“被叫、让、给、为、被/让hellip;hellip;给、被/为hellip;所”;黎锦熙把其中的“被/让hellip;hellip;给、被/为hellip;hellip;所”分开排列就变成了10种,即“被、为、为hellip;所见于由、让任、给、叫、教”。从标记词的性质来看,有的是得到多数学者认可成为最无争议的标记词,如“被”;有些是在普通话中使用被普遍认可的标记词,如“由”“被”“叫”“让”“给”;有些是在一定地域或社区使用其标记词地位被认可的较晚、认可度不高的标记词,如“蒙”“遭”“获”等。

(二)被动句的分类研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汉语被动句进行了分类,其中以“是否有被动标记”和“施事或受事是否出现”为主要分类标准。

被动句根据“是否有被动标记”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种,对于有标记的被动句,大多数学者又根据具体的标记词、标记词的词性以及标记词的语义进行下位分类。如陆俭明根据不同的标记词将“有标记被动句”分为两种,其中包含“被”的叫“有明显标记的被动句”,包含“给、让、叫”的叫“准标记被动句”有的学者从标记词的词性角度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如张兴旺将有标记型被动句分为介标型被动句和动标型被动句,而介标型被动句又可依标记词的数量分为单介标被动句和双介标被动句两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