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作品中的生死观文献综述

 2022-08-02 14:41:48

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后就职于杭州文联。余华的成就是众所周知、与世瞩目的,是当代少有的对于生死观有着别样见解的作家。

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曾坦言: “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他的生活经历以及作品内容,引起文学界广泛的兴趣,也是此课题研究之所在。

关于余华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外对于余华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从各个方面都不乏学者对于其作品的研究及鉴赏。从生存哲学方面,王丽洁在论文中研究了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在余华《活着》中可以看到中国恢弘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余华用零度抒情方式和冷静的旁观者态度描述了福贵与其家人的生活与死亡。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对生死、对福贵的看法。文章中提出《活着》表达了余华承受苦难的生命意识。在余华的小说中,作者将世间的苦难全部聚集到福贵一人身上。近乎残忍的方式让福贵一次一次失去至亲之人,从而表达了承受苦难的生命哲学意识;在艺术特色方面,姜洁,刘乃维等人也是从《活着》中探寻到余华运用了局外人这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在历史大变局下中国底层老百姓一生中的坚韧和无奈、求生意识和苦难意识。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有力地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勾勒,赋予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转型方面,吴莹的论文则就余华创作转型对现实主义传统小说的回归这个话题展开叙述。她提到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开始复活、情节开始了故事化叙说、环境也显示出典型化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显示出了自然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乡土文学的气息。余华在继承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开始了创新,形成了融合多种写作手法的新的现实主义小说。余华在转型之后的观念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反而在此基础上表现的更加强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是异常鲜明。在小说传递信息方面,胡军等人研究了余华作品中传递的暴力与死亡的气息。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和历史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以及暴力的深层精神结构和运作机制。在先锋作家中,余华是以暴力和死亡叙述与他人相区别。毫不夸张地说,在一段时间内,暴力与死亡叙述已成为余华创作中最华彩的乐章——人物犹如牲畜一样成群地被驱赶到屠宰厂杀戮、肢解,仿佛那里才是人应该去的地方。他的作品总是把狂欢赋予暴力,把灿烂赋予血腥,把激情赋予死亡。当他叙述死亡和暴力时,似乎总有一种非常人具有的冲动。对于自己暴力与死亡的情结,余华曾不止一次地解释说,这与他童年对医院的记忆有关,这是通过余华的生活经历而展现出来的,这点非常之明显。文学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余华对现实的独特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想象和叙述暴力的方式。余华对现实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生活是不真实的,只有人的精神才是真实”。

研究余华的论文作品非常之多,大多都是从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入手,从各种方面谈写作方面的特点,但是没有从整体把握余华思想的研究,所以我想从整体来把握余华写作的概念。生死观是余华作品中非常突出的一个思想,以此作为切入点非常重要,特别是结合生活现实意义来看,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