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文献综述

 2022-08-03 11:06:52

文献综述

作为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作品在美国乃至全球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文学价值,其特有的小说风格特色及叙事构造对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等众多作家的创作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指导性作用,因此其短篇小说中艺术手法、内容构建等创作方法的运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中,因其作品的文学影响力,各学者、文学评论家等大多都对爱伦坡的小说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有就单独作品深入探讨分析爱伦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特色;有对作品的创作特征、修辞手法的总结和概括;有在社会背景和作者经历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创作方向和主题思想表达;有对爱伦坡多篇经典短篇小说做对比分析后挖掘其中的意象表达;小说类型的分类总结;语言特色及引用的特点等等。

在反复阅读爱伦坡短篇小说后,不难发现,这位文学巨匠在作品中的叙事创造特征、艺术手法等都极具个人特色,对文学创作具有极强的借鉴性,因此本文将从其作品的叙事艺术切入,浅论其短篇小说在叙事艺术上的典型手法。

本文的写作借鉴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爱伦坡短篇小说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其哥特式、浪漫主义风格;二是爱伦坡小说通过人物塑造和情节构造来叙述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而分析其叙事特点;三是爱伦坡短篇小说较典型的个人创作艺术特色,大致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哥特式小说的发展。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早年经历的影响,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大多具有哥特式和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且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朱振武与王子红的《爱伦bull;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中指出其哥特风格的继承与变化“坡在创作上对读者反应的重视虽有别于传统哥特式小说,但却契合了审美反应接受理论。接受美学效应研究的基本论题之一就是lsquo;文学作品的本文在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具有何种功能rsquo;。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lsquo;把美和效应联系起来看,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rsquo;。18世纪的英国美学家休谟则认为美是对象映照在心灵之上所产生的效果。坡把英国文学传统中的哥特元素与心理分析手法结合起来所创作的这些哥特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恰巧映照了美国早期社会上所存在的病态因素。”而在浪漫主义特色方面,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一期)中指出“不难看出,爱伦坡作品中的浪漫是lsquo;黑色的浪漫rsquo;、lsquo;病态的浪漫rsquo;,与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感伤主义诗歌、小说以及而后风行一时的哥特式小说有着某种亲缘关系。”“由是观之,爱伦坡作品形式中体现出的整一和谐等古典因素与其作品内容所展现出的浪漫主义的lsquo;黑色rsquo;题材和颓废情节,使古典与浪漫以看似相悖的形式存在,从而爱伦坡一以贯之的效果说的理论看来,二者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契合。”此外,河北师范大学的蒋怀彬在其论文《爱伦·坡哥特小说的创新》中概述了其作品的创新方面“爱伦·坡的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产生了一种螺旋式的叙事效果。小说中的时间体验以整体效果为基础。爱伦·坡使用了多种方法延伸了文本时间,增强了读者阅读时间的体验。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为了增强效果而做出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怪诞是传统哥特小说的特征之一。爱伦·坡的哥特小说继承了哥特小说的恐怖氛围,同时他更加擅长于制造悬念。小说的另一个突破是故事叙述者和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小说人物的内心独白会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些都点出爱伦坡短篇小说在叙述特点和叙事手法上的继承与突破。

二是爱伦坡小说中人物塑造和结构构建在表达主题思想的同时也呈现其叙事风格特征。在小说叙述中,作者多写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出现,以精神世界的不断揭露来推动情节故事的发展——而在米兰bull;昆德拉的著作《小说的艺术》中如此解释“要使一个人物lsquo;活起来rsquo;,就意味着对他的生存问题追根究底。这意味着:对某些去情境,某些动机、甚至某些使他成形的语词追根究底。”“人和世界的关系就像蜗牛与它的壳:世界是人的一部分,世界是人的状态。随着世界的变化,世界中的存在也在变化。”在行文结构的构造中,爱伦坡也有其独特的叙事观念,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一期)中指出“爱伦坡认为在创作小说和诗歌时,作者应该始终注重效果的统一,为预定的结局设计情节,营造气氛。他在《评霍桑《重讲一遍的故事》》中说:lsquo;一个技巧纯熟的文学家构造故事,如果明智,他就不会将自己的思想纳入情节,而是精心构思一种独特和单一的效果加以表达,然后在虚构事件,按照最能助他建立这一预期效果的方式,把他们组合起来。rsquo;”“他还认为,小说和诗歌的篇幅都不宜过长,短篇小说最适宜的长度应该是在一两小时之内,能一口气细读一遍。这样的界定都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不被外界打扰的情况向下唤起读者的情绪,使其能感受灵魂的震撼和提升。”,在人物塑造,尤其是主人公形象的打造中,作者除采用一人称叙事方法外,还多用反讽、夸张等艺术手法来立体化主人公形象,进而促进叙事发展,在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上张梦秋,冯茜的《病态人格的不可靠叙述——析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就点出“与传统文学作品中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又有所不同的是,爱伦坡的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人称叙述者通常都是小说的主人公,这就更加增强了叙述者的主观性。所以,可以说在爱伦坡的小说中,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是单向的、片面的、不可靠的,其叙述并不能向读者客观全面地反应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对这种个人特质和主观描述产生怀疑,对叙述者产生不信任感。”“爱伦坡在《黑猫》中运用了反讽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增强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通常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是与隐含作者完全一致的彻底净化了的叙述声音,但是爱伦坡却一反传统,打破了隐含作者与叙述者一致的模式,以反讽的手法来描写叙述者,并且超然于隐含作者之上来叙述整个事件。”。作者作品的主题思想多围绕死亡、恐惧、孤独等表述,因而叙事风格语言多怪诞、疯狂却又极具美感,这点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第四期)杨思柳的《爱伦坡作品的主题特征分析——以《泄密的心》为例》已论述出来。

三是爱伦坡短篇小说中典型的叙事艺术特征。爱伦坡短篇小说叙述特点具有较为鲜明的几点个人特色:长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第九期)指出其叙事手法的非自然叙述特征,是“采用lsquo;自下而上rsquo;的模式来解析文本中的叙述特质。”“坡的笔下存在许多问题化的事件、人物和时间,故事中的一些叙述者甚至不惜采用极端的叙述行为和试图通过阻碍读者构建自然的心里框架来实现精心策划的叙述效果。”,在海南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常珺的《爱伦bull;坡短篇小说创作的自我对话性》中则指出其对话性“爱伦坡的怪诞小说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倾向,在心理恐怖方面迈进一步。个人情感宣泄,欲望表达使怪诞小说具有私人化写作特质。因此,爱伦坡在怪诞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黑暗病态的内心世界。相反,推理小说逻辑清晰,人物形象富有理智,勾勒出一个可以战胜偶然性的,乌托邦式外在世界。”,而在青海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1期)彭荻的《时间的叙事艺术:爱伦bull;坡短篇小说探析》中指出其时间的叙事艺术“对坡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之后呢,我们发现还没有人涉及从时间与叙事角度去梳理探讨坡的短篇小说艺术,然而坡的短篇小说,可以说就是时间的艺术。”此外,爱伦坡短篇小说叙述还具有俄罗斯形式主义特征,在安徽大学康玉的论文《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陌生化艺术》中就点出“俄罗斯形式主义兴起于世纪年代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文学批评的基础。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注重对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和这些写作手法所呈现的特殊文学形式的分析。陌生化理论是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认为文学创造应旨在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即通过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使原本读者已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再熟悉,借此增加观察理解的难度从而延长审美享受的时间。坡的美学思想和文学主张与俄罗斯形式主义的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坡的文学作品展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文学色彩这使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时代看来古怪而另类。”。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爱伦坡短篇小说典型的叙事艺术特征,我还对比阅读了朱振武的《爱伦bull;坡小说全解》,甘文平的《美国文学教程:欣赏与评析》等著作。

国内外对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的研究丰富而全面,因而本文的研究颇具难度,需进一步探求新意。在剖析爱伦坡作品的叙事艺术上尽可能多角度多方向去深入挖掘和联系比较,在深刻理解爱伦坡短篇小说创作风格与艺术手法的基础上,也对自身的写作水平提高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