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文献综述

 2022-07-15 19:59:04

文献综述

推理文学具有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与风格,社会派推理则是推理文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社会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该派作家大都把探索的情节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展开,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或揭露美帝国主义占领下日本的黑暗,或反映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体现了当时日本人民的心理。社会派推理作为社会派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开创者是松本清张,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世界推理小说三巨匠,与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并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社会派推理代表作家众多,除松本清张之外,还有水上勉、森村诚一、马赖义、黑岩重吾、户川昌子,以及人们十分熟知的东野圭吾等等。相比本格派的注重解谜,悬疑派的注重气氛,社会派推理更注重的是对于人性的描绘与剖析,以及各种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

由于推理小说通常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反转性和可读性,因此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但国内外对于推理小说的研究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并不太受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国内文献综述逐渐增加,研究文本大多从推理小说的叙事结构、逻辑性、翻译性以及几者对比出发,关于社会派推理的研究较少,出现缺乏新视角,对于文本研究不够,参考资料多集中在国内的文献的情况。国外关于推理小说的研究虽然众多,但对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却涉及较少,更偏向于研究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作品。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选择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创新,推理文学领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松本清张作为社会派推理的开创者,他将纯文学的方法引入推理小说,注重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犯罪动机,使日本推理小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09年12月21日,松本清张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13岁被迫辍学谋生,小小年纪便进入了社会,饱尝人情冷暖。1943年应征入伍,战后遣送回国,到报社复职。在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他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之间,早年的困苦与劳碌为他走向“社会派推理”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松本清张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1955年,他以《埋伏》一书跻身于推理小说作家队伍。1956年起,松本清张开始进行大量推理小说创作,作品有《场》、《杀意》、《共犯》、《颜》等,其中1957年2月连载的小说《点与线》引起日本社会巨大反响。1960年,松本清张撰写《日本的黑雾》,正式进入揭露现代日本的病根的写实小说领域。1963年,松本清张被推选为日本推理小说理事长,并誉为'推理小说的清张时代'。松本清张具有高超的艺术品位,其作品可以说是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也使得继宗师之后,很少有推理作家能够有所超越。

国内有关松本清张推理作品的研究主要从1980年开始至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方向,多趋于分散和随机,一般集中在松本清张本人对日本文学的整体性贡献上。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采用刊登刊物并加以评论的方法,对他个人的创作生涯进行总体性回顾,诸如《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刊登了多部他的小说以及他本人的采访,1982年赵德远发表的《松本清张——日本大众文学的一面旗帜》是第一篇对松本清张进行总体性评价并同日本文学相联系的代表性文章。

1985年后,研究逐渐偏向于对松本清张的写作风格进行探讨,以李德纯的《松本清张论》、《论松本清张的创作与艺术》为代表,对松本清张耐人寻味的写作艺术进行解读。与此同时,松本清张推理作品与日本战后文学的联系逐渐被揭示出来,诸如许缃的《战后文学管窥——从中国观点出发》和何乃英的《日本战后文学特点之我见》都着重分析了松本清张的社会派推理在日本战后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对日本社会起到的重大作用。

1995年开始,关于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研究向着多视角、多比较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以女性视角和其他推理小说作家的比较文学评述,符玲玲的《女性困境与推理艺术——试论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特色》阐述了松本清张的独特女性观和其富有创意的推理形式。松本清张在作品中阐述了战后日本女性的生存困境,将推理逻辑与情感逻辑融合在一起,拓宽了推理小说的表现手法,揭露了战争创伤、拜金主义和夫权制等社会问题。黄晓通的《逻辑推理下的深刻的现实性内涵——松本清张与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中“社会性”的比较研究》以社会现实性为基点,采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从推理作品的结构模式、思想内涵、语言风格上着手,分析比较松本清张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章法的吸收以及在社会现实性方面有意识的拓展。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清张是如何将逻辑推理和日本当时的社会图景紧密地结合并精细地勾勒出日本民族在心理文化上的神秘与暧昧的特性。

从2010年至今,国内关于松本清张的研究从数量上超过了过去近三十年,这是松本清张推理作品研究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于精准化,以对单部小说的解读为主,在理论上的阐释有着明显的增加。同时,“社会性”一词开始被系统地分析与解读,出现了几篇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前,社会性在关松本清张的研究中虽有涉及,但笔墨偏少且内容大多较为浅显。缪婷婷的《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看松本清张作品——以社会性别形象和意识分析为中心》借鉴社会性平等研究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以《点与线》、《零的焦点》、《坏人们》、《砂器》、《兽道》和《黑皮革手册》六部人气作品为切入点,从社会性平等视角另辟蹊径,归纳出松本清张对于社会性规范的批判之处:一为对性的二重基准的批判,二为对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秩序的批判。杜威凡的《论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以《零的焦点》为中心》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去解析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围绕长篇代表作《零的焦点》对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进行阐述和分析,主要从作家对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四个方面,探讨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

国外关于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研究偏少,成果以日本和韩国学者为主。代表作品有吉野泰平的《围绕松本清张“笔记原稿”的三重检查》,南富鎭的《绫目广治所著《松本清张战后社会·世界·天皇制》》等。佐藤泉的《绝望的表现,一个暴力问题:松本清张《黑底画》(lt;特集gt;暴力与文学)》阐述了松本清张在一九五八年发表的《黑底之画》中,以对先于暴力的第一暴力的反应来描绘。该故事表现出在北九州美军基地附近发生的对黑人士兵女性的性暴力,以及之前的美国社会内部种族歧视这一第一暴力的反应,探索了暴力和绝望的关系,暴力是绝望的表现,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许多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重叠交叉的地方,不可能一一概述。但总体看来,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研究还处在初始发展阶段,集中在对其思想内容的某一突出方面进行阐述,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脉络。2010年后,尽管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分散,重复的缺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外国文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需要对外文小说原著以及外文研究资料进行深入的解读。由于外语的限制,许多研究者只能看到第二手资料,这就束缚了他们的思维。社会派推理的精神在于“社会批判,描写人性”,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人类来说,研究松本清张推理小说中的社会性仍具有时代性和借鉴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