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的高程度用法考察
摘要:关于“不过”的文章有很多,大家考察的角度各不相同。这些文章可以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考察“不过”的历史演变,第二类是描写“不过”的各种用法,第三类是专门谈“不过”的一种用法,第四类是将“不过”和其他词用法作比较的,第五类是文章当中涉及到“不过”的。本文着重研究“不过”的高程度用法,将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相结合,力图阐释“不过”高程度用法的来源,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多以“再A不过”的形式出现,在这一语法化的进程中涉及重新分析和框架结构等理论。
关键词:不过; 高程度;再A不过;重新分析;框架结构
一.文献综述
和“不过”相关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 考察“不过”的历史演变
这一类的文章有《“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赵新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他将近代汉语中“不过”补语句的结构类型分为“V不过”、“被V不过”、“A不过”,意义类型为可能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其次,他认为“不过”补语句开始见于宋代,明清时期用法最丰富。最后,他认为现代汉语中“被V不过”消失,“V不过”用法减少,“A不过”变为“再不过”。赵新的这篇文章关于“不过”表示程度高的用法主要体现在一层次中的程度补语。他将这一类的“不过”补语句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A不过”和“V不过”。与赵新观点不同的是,我认为用作程度补语的“V不过”和赵新之前论述的用作结果补语的“V不过”并没有明显差别。如用作程度补语的“V不过”的例子中有:“莫大姐本是有酒的, 更加郁盛慢橹摇船捉醉鱼, 须腆着面庞央求不过 ,又吃了许多 。”,这里的“不过”在我看来是央求的结果,而不是补充说明“央求”这一动作行为的频率很高。所以我觉得程度补语中有一类“V不过”,这一观点还有待考量。同时用作程度补语的“V不过”中赵新所举的例子有的不符合这一形式,综上所述,我觉得赵新的文章存在语料不符合他所分类的形式以及分类重复的问题。
还有沈家煊的《说“不过”》也属于第一种,这篇文章主要以“不过”的多种意义和多种形式为例,着重说明了两种最重要的演变类型语法化和词汇化,并提出这两种演变的动因是言谈的“省力原则”,该原则包括“足量准则”和“不过量准则”。文中共谈到了四种“不过”,分别是表“不超过”意义的不过1,表“不通过,仅仅”意义的不过2,表“程度最高”的不过3以及表示“转折和补充”的不过4。这四种不过之间的演变关系是不过1→不过2,不过2→不过4,不过1→不过3。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中有“你再和气也不过范家老奶奶”→“范家老奶奶真是(再)和气不过”的推导过程,我认为这样的推导是不合理的,因为前者将“你”和“范家老奶奶”进行了比较,但是推导之后,比较的意思就消失了,仅仅表示“范家老奶奶非常和气。”再者,这篇文章认为“范家老奶奶,和气不过她”中“你”的省略是因为“不过量准则”,而处于同样位置成分的省略,雷冬平认为是因为上下位概念或者语义焦点突出的需要。同时,沈从a→e的推导,“再”只是出现在了第一步和第五步,其余三个步骤没有出现“再”。雷的推导共四步,每步都有“再”,我更赞同雷的推导过程,认为他的推导更加合理。
还有常志伟的《“不过”副词化机制的认知视角》,这篇文章主要从认知的角度观察“不”与“过”固化成副词的过程。他认为这一过程的完成是在后跟表示确定数量的词语中萌生、发张,在后跟约数短语中宣告完成的。以及吴芝欣的《“再X不过”的考察》,该文主要探讨了“X”可以是什么,以及“再X不过”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的情况。还讨论了“再X不过”的语义特征。还有徐晓阳的《“再X不过”构式相关问题研究》,他主要对“再X不过”这一构式进行了鉴定,考察了“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最后将“再X不过”与相关格式进行了一个比较。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