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汉语方言代词研究不断深化,成果颇丰。本文以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现形式和指示代词的几分问题为重点对象,简述至今汉语方言代词研究的概况与成果。
关键词:汉语方言;绍兴城区方言;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一、文献综述
随着汉语方言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方言语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以汉语方言代词为对象的语法研究也稳步增长。目前,该领域研究成果已经颇为丰硕,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方面的期刊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多部专题论文集与专著也接连问世。例如:李如龙、张双庆主编的《代词》(1999),张慧英的《汉语方言代词研究》(2001),汪化云的《汉语方言代词论略》(2008)等等。这些著述对汉语方言代词进行了愈加深入的探问,于内容上,从较为浅层的描写性研究逐渐转入对一些具体方言现象的思索与解码,譬如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的探讨、指示代词的类型划分、词源和语法化问题等。
绍兴方言代词的研究同样不乏其人。其中王福堂的研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基础。在其系统性著作《绍兴方言研究》(2015)中,分类罗列了绍兴东头埭方言代词并逐一标音,且对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表述、指示代词的二分问题以及指示代词“葛”和数词“一”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而吴子慧(2007)专门考察了绍兴方言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分类归纳出这两种代词的部分特点与用法,同时探究了绍兴话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历史层面。叶祖贵(2014)则将绍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一步针对绍兴地区方言复杂的人称代词进行了研究,探讨其表现形式及发展演变情况。在指示代词方面,盛益民(2012)具体讨论了绍兴柯桥话基本指示语素“益”“亨”的句法属性以及各类指示词的句法、语义功能,总结了柯桥话指示词系统的类型学特点。
现代汉语方言疑问代词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其类型和用法上,汪化云(2008)将其概括为询问人、询问数目、询问事物、询问“性质、状况、方式、原因”、询问“地点、时间”等五大类。由于疑问代词方面存在争议的特殊问题较少,少有学者专门论述,往往只对其整体进行或深或浅的描写。故本文将以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这两种类型为出发点,以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现形式和指示代词的类型划分为重点对象,略述现代汉语方言代词的研究成果。
现代汉语各地区方言的人称代词,尤其是其中三身代词单复数形式的关系颇受研究者重视。沈同(1983)、向梦冰(1992)、施其生(1993)、万波(1996)、郭校珍(1997)、崔淑慧(1998)、乔全生(2003)等学者都对某一方言点的人称代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包括自其表现形式、意义、语法、功能和语用等诸多角度出发所做的研探。通过这些成果,基本能够看出各方言点人称代词的全貌。
李蓝(2008)整理了443个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他归纳出四大类现代汉语方言所使用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分别为同用型、换用型、换标型和复用型。
湖南汨罗方言属于“同用型”,因为它由单数人称代词加词尾构成其对应的复数形式,即在“我、尔、他/佢”之后加上词尾“俚”构成“我俚、尔俚、他俚/佢俚”。这种采用增标且以“俚”为共同的、唯一的附属标记的方式即为“同用型”。武安方言人称代词单数为“我、你、他”,相应的复数形式则为“我、你、他都”,可见其第一、二人称的用的是“同字法”,唯独第三人称用到了增标法。这种不同人称使用不同复数表示法的称为“换用型”。阳山地区粤方言(甘于恩,1997)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有别于大部分粤方言运用的“同用型”,该地将“我、尔、佢”变成“我待、你呢、佢呢”,第一人称和第二、三人称的复数标记明显相异,因此可以将其归属于“换标型”。银川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形式“我、你、他、别(家)”有两套对应的复数形式,分别是“卬们、你们、他们、别们”和“卬们都、你们都、他们都、别们都”,虽然其复数标记完全相同,但是由于第一人称“我”换成了“卬”,便被定性为“复用型”。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