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文言文的名物训诂研究
摘要:训诂分为一般训诂和名物训诂,其中通过或结合训解直接或间接名物来训释词义者,为名物训诂。名物训诂在中学文言教材中存在着“注解错误”、“没有注解”、“注解不清”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名物训诂可以扩大中学文言训诂范围,帮助正确认识古代语词含义,增强文言课堂活力,提升学生对文言学习的兴趣,提高文言教学效果。因此,用正确的方法加强对名物训诂的研究,对于文言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名物;名物训诂;文言文;文言教学
一、文献综述
(一)选题缘由
何谓训诂?郭在贻在《训诂学》中指出:“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换言之,训诂就是对古代词义的解释。而训诂主要分为一般训诂和名物训诂。
那么何谓名物训诂?黄金贵在《初谈名物训诂》中指出:“通过或结合训解直接或间接名物来训释词义者,为名物训诂。简言之,名物训诂就是解物以释名(词义)。”[1]一般训诂所释对象为非名物词,范围较广,通常只需释词义;而名物训诂所释对象为名物词,包括直接名物和间接名物,要求通过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方法来释词义。
名物训诂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训诂书《尔雅》中,前三篇为语言训诂,即一般训诂;后十六篇是名物的训诂,即名物训诂。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中对名物的发端和流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名物学是训诂学联系紧密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始于秦汉之际的诗学,即对《诗经》的研究,如三国时代吴国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而后在东汉末,出现了以名物的训诂为主的书,如刘熙载的《释名》八卷,从而开启了名物学独立的端续。明代末期方以智的《通雅》五十二卷征引甚广,是当时名物学的杰出之作。近代名物训诂的研究在海外主要以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为主,在大陆则主要以浙江学者黄金贵为代表的《古代文化词语考论》、《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为主。名物训诂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其研究学者少,且许多人对于名物训诂是无意识、无目的的研究,影响不广泛,缺乏理论总结,常常为人所忽视。黄金贵是现代有意识地研究名物训诂的语言学学者之一,但其理论追根溯源还是以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为主,由此可见,潜心研究名物训诂的学者势单力薄,加强名物训诂的研究是势在必行。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我国青少年接触训诂学的主要途径,在中国知网对“中学”、“训诂”、“注解”、“注释”等词进行检索时,从1963年至2018年共有450余篇文章,但对名物训诂进行研究的文章却几乎为零,可见一般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本文的选题背景便是基于以上发现,来探究中学文言文的名物训诂研究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