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爱情叙事
摘要:“十七年文学”从来都是研究现当代文学这一领域时无法绕过的一道坎,它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语境下的产物。学者们对“十七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文本、文化现象都有了比较多的研究,对其叙事结构与重构的研究有了不少精彩的研究成果,但对其爱情叙事上的研究却略少,而在“十七年”中农村合作化小说在不论是质量或者是数量上都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具有研究价值。此综述中,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对于“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研究现状,“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爱情叙事仍然具有可探索性。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农村合作化; 爱情叙事;
一、文献综述
“十七年文学”是当代文学中不断被挖掘与研究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在研究与思索当代文学史时无法忽视的一道坎,在“十七年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农村题材中叙述主体则是有关农村合作化的。
“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不同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甚至不同于延安解放时期的有关农村革命运动的小说。“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渗透与领导,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政党实践。同时,“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在孕育、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因“被迫”纳入了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它的存在既合乎常理、契合历史发展,又不得不承认具有尴尬与冲突的因素。对于“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研究,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的不足已经被研究界所认识,不同谱系之间对此的研究不断,仍未得出一个系统的公认性的结论。
“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热潮是以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为开端的,紧随其后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又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陈登科的《风雷》和浩然的《艳阳天》等等。在这类小说中,以农村作为活动承载地,核心内容是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进展过程中的路线的分析和斗争。
在现阶段,对于“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革命、合作化、集体劳动等叙事结构与分析是研究这一对象的主流。事实上,“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中并不缺乏爱情因素,却很少有人将爱情叙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集中的研究、分析以及归纳,且研究成果多在于其与政治的联系,而对爱情叙事中的爱情因素在文本中生存现状、特性等并未进行有效系统的梳理。对于“十七年”农村合作化小说的爱情叙述的研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地变化,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