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平民活法”的文献综述
摘要:余华进入90年代后创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力作,区别于80年代充斥着人性的冷漠严酷、血腥的阴谋杀戮的暴力叙述,代之以充满温情、悲悯和朴素的话语,是其创作风格转折之作。现有的对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叙事、先锋突破等方面,缺乏整合型的研究评述。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平民活法
- 关于《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的研究概述
由于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作品在表现内容上较之80年代有所变化,研究者在解读其
两部长篇小说时侧重于论述其小说中的“苦难”主题。苦难作为余华反复叙述的一个主题,大致体现在“人性之恶”和“人世之恶”“两个层面上。对于余华小说的苦难叙述,质疑者有之,肯定这亦有之。质疑者指责其对苦难人生和人生的苦难缺乏明确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渗透,是站在非人间的立场上;肯定者认为这种“把读者晾在一边的独语”,却是为这个日益虚假的时代保留了一份“残酷”的真实。
诚然,余华在小说的苦难叙述中隐去了“知性主题和道德主体”的介入,但他在两部长篇小说中却显示了对苦难不同的认识层次:忍受苦难、消解苦难;他也发现了缓解苦难生活的三种方式:回忆、忍耐、幽默。其实,在对苦难主题的反复咀嚼和叙述中,余华不断思考的,他并不是站在非人间的叙述立场上,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生存层面上俯视人间,在深沉的“苦难书写”中,表达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小说中的人物乃至整个受难的人群寻找出路,这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余华的生存哲学蕴含着中国式的生存理念。洪治纲指出了《活
着》福贵的形象蕴含了某种“无欲之境乃至高之境”的中国式的生存理念,周景雷与王媚提出了从余华小说中福贵和许三观对待苦难的方式能看见浓厚的佛教意蕴孙文莲、李英然强调了余华的道家文化回归。
余华在90年代以后写的这两篇长篇小说,展现了文学作品的安慰力和洞察力。《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所体现的对生存深刻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是余华作品的新出发点。小说呈现了向往高尚和超越、生存真理及对生存的希望。这一文学意蕴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余华90年代的作品提供了线索。透过余华的“文学的眼睛”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我们探究余华笔下人间生存的具体面貌,小说带有的当代意义及其要求的文学真实提供了平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