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词缀是汉语中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对词缀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和完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是我国一部规范性的现代汉语使用工具书,是汉语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重要材料,但其中关于词缀的部分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本课题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词缀为研究语料,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释词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得出一定的结论,为《现代汉语词典》的后续修订提供借鉴意义。
一词缀研究综述
(一)古代词缀观
词缀属于虚词,一开始,并没有专门对词缀的研究,但有包括词缀的虚词的研究。汉代时,注疏家们在解经释义时,开始注意虚词的说解,并把所有的虚词都称为“辞”。如《毛传》、《郑笺》中的解释就是如此。而最早对虚词功能进行比较全面的辨析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章句》一文中既说到当时的常用虚词的位置,也谈及了它们的功能。这些人所谈及的虚词,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讨论的词缀。
直到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正义》当中的注释:《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毛传》:“有周,周也 。”《正义》:“以 lsquo;周rsquo;文单,故言lsquo;有rsquo;以助之。《烝民》曰lsquo;天监有周rsquo;,《时迈》曰lsquo;昭昭有周rsquo;,皆同也。”这才开始显现对词缀的理性认识。孔颖达从词法的角度间接阐述了词缀这类副驾驶构词的精神。
到了宋代,洪适在《隶释》中阐述了对词缀“阿”的认识,其弟洪迈在《容斋三笔》中阐释了对词缀“老”的认识,相比孔颖达“有”的解说都更为明朗,是当今词缀研究对我们当今的词缀研究也有一定的启发。除了以上两位学者对词缀的解释外,宋朝的诗话词话、笔记杂著中也间或存在一些关于词缀的语料。如陆游《老学庵笔记》说 “儿”、王楙《野客丛书》说“阿堵”、吴曾《能改斋漫录》说“併当”、欧阳修《归田录》谈到“打”、刘昌诗《芦浦笔 记》、黄朝英《靖康湘素杂记》等。
盛行于明清的白话小说中更是出现了大量的附加式复音词,是词缀历史研究的可贵资源。而在清代,词缀的理论认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对前缀“阿”、“老”均有论说、顾炎武《日知录》中对洪适《隶释》中关于“阿“的记录和索解进一步补充材料,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中也有关于词缀的内容。此外,刘淇的《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作为对典籍中的虚词进行全面解释的两本专著,其中谈论了不少关于词缀的内容,为当代词缀的探讨提供了材料。
(二)现代词缀观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