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本课题研究现状: 根据吴俊教授在《长江丛刊》中发表的评论,“严歌苓文学现象”是一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遍及文学社会各个层面,通过大量有效阅读、专业批评、电影改编以及作者本人不断的文学作品产出而保持持续升温,始终活跃在公众娱乐领域”的一种文学现象。针对这种持续升温、始终活跃的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少有人做宏观阐述,尚且只有刘艳在《lt;严歌苓论gt;:严歌苓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秘密何在———揭秘严歌苓“芳华”写作之十问十答》中以十个采访问题的方式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写作训练、小说本身进行了一一访问。 随着严歌苓的又一部小说《芳华》被搬上银幕,当下关于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热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现象,对严歌苓小说的跨媒介研究也越来越多,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严歌苓小说的大众化艺术倾向与市场的高度契合方面。一方面强调严歌苓的小说极强的故事性以及视听化的语言技巧有主动向电影市场靠拢的趋向,譬如常溪的《论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化特质》,戴薇的《视觉时代的语言奇花——论电影艺术对严歌苓小说创作的影响》,王娟的《文学与影视的联姻——论严歌苓小说lt;小姨多鹤gt;的影视化倾向》;另一方面讨论从市场需求和影视内在文学性的要求来看,改编依然是中国电影的制作途径,良好的改编依旧需要优秀文本的支撑,譬如吴梦迪的《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 2008 年至今,严歌苓小说被改编的数量之大,影响之广,使得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的热潮从未消退。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最初是从短篇小说《少女小渔》被改编拍成电影开始的。1992 年,短篇小说《少女小渔》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第二年被导演李安看中,随即买下了改编权,1995 年即由李安担任制片,张艾嘉担任导演拍成同名电影上映,同年获得第四十届亚太影展六项大奖;1996 年,根据其短篇小说《无非男女》改编成电影《情色》(又名《白太阳》)由朱延平导演,苏有朋和郑家榆担任主演,得到观众的好评;1997 年,其短篇小说《天浴》由陈冲执导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 1998 年第三十五届台湾金马奖七项大奖和 1999 年美国《时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奖;2001 年根据其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改编成由陈洁导演的电影《谁家有女》,也得到好评连连。从2009年开始,根据严歌苓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在大陆也风靡起来,尤其是根据其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几乎每一年都有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力作上映和播出。 给出严歌苓小说改编作品收视率,并将数字进行详细统计分类的文章并没有很多,更多的是多种类型的娱乐新闻给出多个数据,对严歌苓作品的收视状况给出简单评论。 2009 年,由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小姨多鹤》自 2009 年 10 月 31日在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首播以来,平均收视率一直稳居杭州地区前列,平均收视率 6.46%,最高达到 8.03%,在 CMS12 城市电视剧收视率对该剧开播以来第一周的统计中,杭州地区平均收视率就达到了 7.16%1。《一个女人的史诗》自 2009 年 1月 10 日在江苏卫视首播以来,也取得了南京地区收视率排名第四的好成绩。有趣的是,《小姨多鹤》在没有正式出版之前,天歌传媒公司只是听了严歌苓讲述的故事构思,影视改编权就被签了下来。《一个女人的史诗》2006 年 5 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随后多家影视机构纷纷争抢其电视剧改编权,最后由央视天价购得。2008年 12 月上映的由严歌苓担任编剧之一的电影《梅兰芳》票房很高,获得了第 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 13 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五个奖项,并且获得了第一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奖。2010 年,严歌苓改编的其父亲萧马先生 30 年前创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拍摄的电影剧本《铁梨花》,被拍摄成电视剧上映,在河南、浙江、大连、江苏等地区电视台播出后,纷纷创下年度冠军的好成绩。并且根据严歌苓小说《继母》改编的电视剧《当幸福来敲门》也已于 2011 年 2月 20 日在央视一套黄金剧场开播,当天该剧收视率破三,平均收视率在 3.241%2,在 CMS12 城市电视剧收视率对该剧的统计中,天津地区在该剧播出首日的平均收视率竟高达 4.22%3,这在综艺类栏目称霸荧屏的周日是相当可观的。 【标黄数据来源于网络 1.http://ent.ifeng.com/tv/guide/detail_2009_11/12/139338_0.shtml ,《CMS12 城市电视剧收视率 TOP10》 2.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11/02/22/005869910.shtml,《lt;幸福来敲门gt;首日播出即创高收视率》 3.http://ent.ifeng.com/tv/guide/detail_2011_02/25/4850614_0.shtml ,《CMS12 城市电视剧收视率 TOP10》】 严歌苓文学作品获得过多种奖项,她的作品文学艺术水准也非常高,研究者对于严歌苓文学作品的批评也有很多角度。正是这些不断的多样角度的批评铸就了严歌苓文学现象的浪潮。 一、出国前小说研究 在严歌苓的创作中,《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可以看做“军事题材三部曲”,对前两部作品的高质量评论不多,针对《雌性的草地》尚有一些评论。严歌苓出国前的小说创作并未受到评论界的过分重视,虽然她最看重赴美前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雌性的草地》,但在2008-2018近十年间学界也并未给予过多过高的评论。其代表性的评论有王烈耀的《女人的“牧”“被牧”与“自牧”》,他在其中分析了严歌苓从男女性别差异出发,倡导以“自然意识”与“社会意识”相对抗,“强调女人的生物性特征,如性欲、生育、母职等,用此来反衬虚幻的lsquo;革命rsquo;的名义和虚幻的lsquo;男女平等rsquo;的名义的荒诞。”但他指出女人在“革命”、“理想”这类虚假的名义前,最终还是要在各种lsquo;名义rsquo;与lsquo;权力rsquo;面前碰得粉碎。”既丧失了精神平等,又自我消解了女人的自然属性。王卉的《从个人化的体验出发指向时代的荒诞和人性的压抑》,指出严歌苓从个性追求的毁灭揭示出时代的荒诞和对人性的压抑。这篇论文区分出严歌苓与众多作家的不同,她更强调对个人生存状态的描绘。王冠含的《lt;雌性的草地gt;中的“草地空间”》从“空间性”来揭示严歌苓对人性的写照。近几年对该作品开始出现了较高的评价。《叙事的先锋性与“从雌性出发”的叙事母题———对严歌苓lt;雌性的草地gt;的深度解读》中,刘艳就其中叙事结构与叙事手法的创新为《雌性的草地》赋予了严歌苓迄今为止的创作中近乎空前绝后的价值,她认为其中的文体创新意识和当年同时段的先锋派文学中叙事文体自觉创新的内核如出一辙。换而言之,《雌性的草地》就是严歌苓日后一切创作的动力源头。
1989年,严歌苓赴美接受西方写作学训练,在那里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价值观透视和现代文艺理论,因此之后的作品在思想意蕴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评论界也开始对其作品纷纷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述。这些角度涉及人性挖掘、历史反思、身份认同 和文化追寻等主题,除此之外,就艺术表达而言,大多数研究者选择从精神分析学、叙事学、新历史主义角度切入,也有不少评论关注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化特征。笔者在研究现象产生的文学方面原因时主要以人性角度切入,用叙事学方法分析,由此看出严歌苓小说的文学高度是如何使读者折服的。 严歌苓小说非常善于挖掘人性细微之处,可以说是其小说的一贯追求,因此不少研究者从人性的角度切入,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如陈思和在《人性透视下的东方伦理》一文中赞扬严歌苓,“你用你的笔尖锐地挑开了蒙在这两个故事上的友谊面纱,从中发现了人性的扭曲和丑陋。”又以《人寰》为例分析论证了移民作家深层意识中的伦理观,着重指出严歌苓“立体地展示了它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这毕竟是一部纠缠了几十年政治风雨,包容了难分难解的伦 理因素的东方男人的精神史,让一把个人主义的小刀在上面划出了一道道口子,流出的人性汁液竟是如此的鲜活斑驳。”在《被误读的人性之歌——读严歌苓的新作lt;芳华gt;》中陈思和又借助巴金“生命的开花”与克鲁泡特金的人性论三部曲指出人性的本真应是本能生发的,而不能被异化为政治符号。还有《人的本性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复活——〈金陵十三钗〉评析》中解读出一群妓女在战争中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以及作品展现的人性多面性,褒扬了高尚的人性。宋悦魁在《历史深处的人性闪光——再论严歌苓的移民小说》发现严歌苓的小说不仅剖析华人移民,也关注所在国的白种居民,从更广泛意义上表现人性的复杂与微妙。陈祖英的《严歌苓短篇小说中的人性深度》、韩蕾的《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论严歌苓的小说创作》、李雨庭的《疼痛悲欢的人性展示——严歌苓小说论》等论文,都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严歌苓人性书写的价值蕴含。张勇的《现代性与人性的交战——读严歌苓的lt;第九位寡妇gt;》通过分析作者刻画的极致人性,发现了小说中表现的现代性和人性之间的激烈冲突。严歌苓对于人性的不断探索是她创作成功的一大内核,也是其艺术水准获得高度认同的核心要素。 在历史反思这一角度上,严歌苓小说中有大量“文革”叙事,针对这种叙事模式,研究者从多个方面给出过评论,麻蕊《“文革”对女性的双重伤害》通过对《白蛇》中徐群珊的形象分析,揭示出文革政治对女性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上的双重伤害。李斌的《别样的“史诗”》 指出,《一个女人的史诗》是对革命经典宏大叙事的消解与嘲讽,重在突出的是个人生活在 革命中的表现,尤其是人性在极端状态下的扭曲与变形。龚自强的《“后伤痕”书写的复杂性——论历史与人性深度交织的lt;陆犯焉识gt;》以缜密的论述把《陆犯焉识》的思想脉络与“伤痕文学”相连,发现“后伤痕”文学的超越性和建构性。此外,对小说中关于政治与人生、历史与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条分缕析、渗透入微,对严歌苓创作的内在一贯性与变异性把握的非常准确。除了“文革”叙事之外,严歌苓在“回望故国”时期还留有很多写实性的作品,这类作品主要叙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变化,包括反映住房问题的、反映打工仔弃城返乡问题的,但批评界对这些作品评论较少。 由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边缘性,不少研究者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文化边缘的角度切入,如《文化错位与人性迷失——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花儿与少年〉》分析了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对人性在异族语境下迷失和挣扎的刻画,以及对新移民“失语”状态和“文化边缘人”身份的忧虑和关切。《论严歌苓小说中人物的失语症》重点剖析了小说人物在异国他乡的交流障碍,揭示出新移民面对异国语言和文化时的尴尬状态。在《边缘人生和历史症结——简评严歌苓〈海那边〉和〈人寰〉》中,朱立立指出严歌苓小说的人物多是边缘人,不但具有“经济上,种族上乃至文化上的多重边缘性”,而且带有异乡人无法隔断的历史症结,并认为这是她的小说不同于大多数新移民小说的独到之处。《另一种海洋——略论美化女作家严歌苓的三篇小说》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严歌苓小说进行了阐释。还有很多论文从跨文化语境角度进行解读,例如李小媛的《从lt;扶桑gt;看严歌苓笔下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葛亮的《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宋晓英的《欧美华人女作家自传体文学的文化视野》、杜霞的《人在边缘——异域写作中的文化认同》、周颖菁的《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对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的系统研读,使严歌苓对隐秘人性具有独到洞悉,因此一些研究者选择这一角度进行切入《异域生活的女性言说——严歌苓创作品格论》是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解读严歌苓小说的代表性研究。其中借助精神分析详细阐释了《海那边》中傻子泡的性本能被压抑终致杀人的悲剧原因;对《约会》、《红罗裙》、《屋有阁楼》里母、子、父、女之间逾越正常伦理感情的爱欲表现进行了解读;对《人寰》中以“Talkout”方式作为小说形式进行了阐释。《女性隐秘情感的揭秘——严歌苓lt;人寰gt;精神分析学解析》分析了“我”的“恋父情结”;以及在特殊年代里,人性遭到的压抑和力比多的冲动,及在超我作用下,人性本能的自我超越与升华,揭示出小说对女性内心隐秘情感的表达。《雌性·母性——严歌苓小说lt;扶桑gt;中的情结分析》用原型理论解读《扶桑》,分析雌性、母性在人类学上的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作者的创作动因。 还有的研究者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方面的文章有《扑朔迷离的现代性叙事——严歌苓小说叙事艺术初探》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严歌苓叙事艺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即善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错叙事,元叙事和拼贴式叙事。杨学民的《时间与叙事结构——严歌苓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分析》发现严歌苓的长篇小说惯以时间为结构要素,搭建形式与意味统一的叙事结构,以此实现小说文本的创新。此外,还有不少文章就作家的某一文本进行了叙事学上的探讨,如《严歌苓的叙事意识及其lt;扶桑gt;的叙事解读》分析出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对历史化叙事的刻意追求,是《扶桑》的重要叙事视角。针对同一文本,陈涵平的《论〈扶桑〉的历史叙事》则进一步阐释了“历史叙事”特征的具体表现:如多种人称的交替出现、元叙事的大量使用、跨时空内容的拼贴式比较等,并指出这种历史叙事的运用和严歌苓的移民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中就表现为通过对文学性的追求而获得最高的历史真实性。《换一种声音叙事——论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叙事艺术》对严歌苓小说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干预三方面进行了解读。贺晓武《严歌苓小说lt;陆犯焉识gt;的虚构艺术》中讨论了单一文本多重视角的叙事转换,认为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换使虚构更鲜活;以及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强调用时间交错调节叙事节奏。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的以叙事学角度切入的研究中开始出现了一些亮点,刘艳在《叙事结构的嵌套与“绾合”面向——对严歌苓lt;上海舞男gt;的一种解读》中剖析叙事结构的同时,开始为当代文学批评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绾合”。她以“绾合”概念来处理当代文学新的叙事探索,在《上海舞男》中,发现了与“套中套”结构介于像与不像之间的新的结构方法。《隐在历史褶皱处的青春记忆与人性书写——从lt;芳华gt;看严歌苓小说叙事的新探索》又以隐含作者、叙事结构、叙述视角三点相互支撑展开深刻叙事批评。 不少研究者还会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切入,如《解构、重构、再解构——〈扶桑〉反思华人移民史的三部曲》梳理出小说“先是质疑与解构那些带有偏见和歧视的史书,然后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想象和重构那段早已湮灭的历史,但最后又不得不解构自己重构的历史。”的写作思路,并指出小说对新历史主义的突破与局限。《一次虚妄的旅行——评〈扶桑〉的新历史主义特征》同样关注了《扶桑》中新历史主义的运用,但阐释较为简单。此外,滕威在《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后小说创作》运用身份批评的方式,对小说中“蕴含的虽然有犹疑但是已然内在化的对东方主义及父权制度的认同与妥协”表示忧虑,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具有警示作用。 不足与创新: 因此纵观上述研究,对严歌苓长篇小说研究的多,而做整体性评价的少;以人性挖掘、历史反思、身份认同和文化追寻等主题以及艺术表达方式切入研究的多,而对她的创作规律做总结分析的少;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内部研究切入分析的多,而以宏观性的高度和内外部相结合的研究少。因此笔者的课题从“严歌苓文学现象”这个大趋势引入,结合严歌苓的严歌苓小说的文学地位、其小说与影视的密切关系、小说多样的受众群体从内外部双重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探讨严歌苓的成功模式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创作有何启示,从而更详实的展现她在华文文学领域以及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1 |
|
四、方案(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 绪论
吴俊教授对“严歌苓文学现象”进行过具体定义,权威性很高,但尚未做宏观分类,笔者在绪论中将吴教授的定义角度分为三类:1、严歌苓小说受到影视改编关注2、严歌苓小说文学地位高3、严歌苓小说的受众层面广,笔者的研究课题就围绕以上三点开展
见开题报告三
主要采用内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电影学中文学与影视改编相融合的理论角度 第一章“严歌苓文学现象”的表现
在这一小节中笔者将列出严歌苓与其他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作品奖项表格并进行对比、解释分析。
在这一节中笔者将列出改编作品表格,从表格数据中解释严歌苓的作品为何频频被知名导演相中。
在本节中笔者将探讨严歌苓作品被各类观众的各种不同接受角度反映了何种社会心态。 第二章“严歌苓文学现象”的原因
严歌苓文学现象的产生和她在美国接受的写作训练有很大关系,在日后的创作中她也在有意的使用一些创意写作技巧书写故事,因此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她为现象的诞生都做了哪些准备,这些准备又是如何反映在她的作品中的。
原著小说作品获得的荣誉奖项对影视改编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的高回报率同样牵引着影视机构的目光,严歌苓能成为现象级的存在,背后是有着文学与市场的双料努力的,这一节中要讨论的就是市场与文学合谋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
近年来,大陆经济发展繁荣,海外华文作家受到大陆市场影响,加之其早年生活经历,离开故国之后对母国产生了依恋情绪,多书写中国古代历史、文革伤痕回忆、80年代青春回忆等题材,这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种发展趋势。本节讨论的内容是严歌苓的作品如何体现出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严歌苓文学现象”的影响 1.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 严歌苓文学现象影响范围较为广泛,作为著名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对大陆和海外当代文学创作方式有着较大影响。 1.1在大陆作家中的影响 本节讨论大陆作家对严歌苓文学作品的评价,及其是否有意识地学习或规避严歌苓文学作品中的优点或缺点。 1.2在海外华文作家中的影响 本节讨论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对严歌苓文学作品的评价,及其是否有意识地学习或规避严歌苓文学作品中的优点或缺点。
严歌苓影视改编作品众多,本节讨论严歌苓的小说作品影视改编模式对中国当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影响。 结语 可行性分析: 严歌苓文学现象这个概念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吴俊教授提出是具有权威性的,研究它的产生自然是有价值的,并且针对“为什么是严歌苓”这个问题至今笔者只搜索到三篇论文,其中一篇是近年研究严歌苓非常扎实的刘艳老师对于严歌苓的访谈,剩余两篇均是侧重于改编热研究,因此笔者从影视与小说这两个角度结合来谈,角度也选择的是文学文本和影视改编的结合角度,既能为严歌苓文学现象研究添砖增瓦,又能避免影视和小说两个角度因素的简单加和。 预期成果: 笔者的课题从“严歌苓文学现象”这个大趋势引入,结合严歌苓的跨界写作经历、其小说与影视的密切关系、小说多样的观察视角从内外部双重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探讨严歌苓的成功模式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创作有何启示,从而更详实的展现她在华文文学领域以及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预计困难及解决办法: 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问题: 1、、学术分析能力尚浅,很容易在论证时用作品迁就叙事学、电影学等理论,注意运用叙事学理论、电影学理论时选择文学文本和影视改编的结合角度 2、要注意严歌苓不同时期作品的选择和作品数量的把控,作品要进行深入分析,切忌贪多而不细 3、研究需要借用到严歌苓采访的一些内容,采访的材料收集有难度,理解也容易主观臆断,还要注意参考其他人对于采访内容的评论与批评。 1、文献搜集与阅读 首先,搜集并阅读与本论题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形成研究综述。并且重点阅读宏观研究严歌苓小说的相关著作和叙事学理论、小说改编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文本细读 其次,通读严歌苓的“早期军旅题材”小说、移民后“异国题材”小说以及在异域“回望故国”题材小说,从中发现严歌苓生活轨迹,找到一些叙事规律。 3、外部研究阅读和电影观看 然后,阅读严歌苓作品改编相关论文,阅读电影改编理论,借助理论基础分析出作家个性化色彩。在学习改编理论后观看改编电影,带着理论去发现小说的改编与改编理论的契合点与创新点 4、得出结论 最后,搜索质疑并回应,探讨严歌苓的创作方式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创作有何启示,从而展现严歌苓在华文文学领域以及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4. 李亚萍.《论严歌苓小说中人物的失语症》[J]华文文学.2003.(3) 15. 朱立立.《边缘人生和历史症结——简评严歌苓〈海那边〉和〈人寰〉》[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2) 16. 陈晓辉.《另一种海洋——略论美化女作家严歌苓的三篇小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2) 17. 李小媛.《从lt;扶桑gt;看严歌苓笔下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25 18. 葛亮.《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J]华文文学.2004.04.26 19. 刘艳《异域生活的女性言说——严歌苓创作品格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3) 20. 郝海洪《女性隐秘情感的揭秘——严歌苓〈人寰〉精神分析学解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4.姚晓南《严歌苓的叙事意识及其〈扶桑〉的叙事解读》[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4) 25.陈涵平《论〈扶桑〉的历史叙事》[J]《华文文学》,2003,(3) 26.杭慧《换一种声音叙事——论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叙事艺术》[J]《前沿》2007,(5) 27.刘雄平《解构、重构、再解构——〈扶桑〉反思华人移民史的三部曲》[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2) 28.方秀珍《一次虚妄的旅行——评〈扶桑〉的新历史主义特征》[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11) 29.滕威《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后小说创作》[J]《华文文学》.2002,(4) 30.常溪.《论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化特质》[D].山东大学.2013.04.20 31.戴薇.《视觉时代的语言奇花——论电影艺术对严歌苓小说创作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3.04.01 32.王娟.《文学与影视的联姻——论严歌苓小说lt;小姨多鹤gt;的影视化倾向》[J].安徽文学.2010.11.23 33.吴梦迪.《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04.01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