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图书质量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3-11-10 11:58:36

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在娱乐、医疗、军事、文化古迹和教育等领域,都有涉足。国内外不少研究开始探索如何充分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手段,提高用户利用书本的学习和阅读效率。AR 是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让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看到一个物理空间与虚拟元素(或信息)相叠加的效果。[1]尽管目前国内市场上已涌现出大量的如交互式电子故事书等图书产品,但与使用多媒体技术重复表达实体书内容的各种多媒体电子书不同,AR 图书更倾向通过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段去有效集成真实内容和虚拟内容,从而增强用户的阅读兴趣和对实体书内容的理解。[2]将AR技术融入图书中,不仅能够丰富用户的学习经验,超出电子图书的阅读局限,并且可以协调视、听等多种感觉器官,通过模拟的三维动态视景的多维、智能、互动、沉浸式阅读界面,优化受众的阅读体验,还原人类感知的全面化和平衡性。[3]

(二) AR图书研究现状

1. 图书质量研究现状

基于对图书产品概念的认识,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形式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图书内容质量是指图书产品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实用性及符号表达的通用性,它是图书质量的灵魂和核心。形式质量则包括图书产品开本的大小、用纸质量、印刷水平、装帧设计的艺术性及耐用度等等,既能强化其内容特色,又可增加其欣赏、适用、保存的价值。图书的内容质量由出版人编辑、审读人员通过书稿的选择和加工提炼这一过程来决定。图书的形式质量是由出版人通过对出版物的印装工序来实现。服务质量是图书质量的延伸,包括产品的供应是否及时、充分,价格是否公正、合理,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等等。

从出版社管理的角度看,图书质量包括微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两个方面。根据2004年12月9日新闻出版署署务会议通过的新版《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4]这里的图书质量指的是图书产品的微观质量。从整体考察,评价图书的质量状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种图书自身是否具有价值,也就是图书的微观质量,二是各类图书的构成比例和总体特征,也即图书结构是否合理。[5]

图书质量是出版界老生长谈的话题之一,业内人士对此也有着一致的共识,即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发展与繁荣我国的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从数量、规模、品种、结构上都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营造着出版业的鼎盛时期。尤其近十年来,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化和出版社的增加,处于竞争日趋加剧气势之中的图书市场将出版业带入动态变化时期。兼并、重新组合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已迫使各出版社为加固生存的基石,为提高两个效益和竞争能力,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抓图书的质量,倾心策划优质高效的选题和出版精品图书争名创利。[6]

2. AR图书的研究现状

(1)国外AR图书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