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梅韵——韦红玉个人专题纪录片的稿本创作文献综述

 2023-11-21 09:02:41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在如今的电视银幕上,纪录片的占有量正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真实纪录栏目行情看好,我们又看到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栏目活跃于荧屏。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纪录片仍被当作衡量电视台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纪录片市场的繁荣与否将决定中国电视发展的水平。[1]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电视纪录片,是指运用一种纪实的手法,对某个人物、某种社会现象进行专门与深入的报道。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但形式不受局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由创作者加以抒发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与阐述。[2]

电视纪录片在我国已经有了6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凭借较强的纪实能力,较高的艺术性,成为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1958到1978年期间,我国纪录片主要发挥了一种教化的作用,用于在群众中宣扬某种思想或是某种主义。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如《牧马姑娘》、《黄河万里行》、《红旗渠》、《收租院》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人文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3]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借助这些作品来窥探那段特殊时期中的社会发展。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纪录片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纪实的阶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思想不断更新,艺术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日益高涨,把远大的理想与美好愿望都充分融入了专题片的创作中,著名的《丝绸之路》、《龙脊》、《话说长江》、《雕塑家刘焕章》等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这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专题片开辟了我国专题片发展的新里程。[4]90年代后期,是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北京弹匠》、《老头》在日本“山行电影节”获奖后,开启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新时代——DV时代。DV纪录片制作方便,成本较低,灵活性强,受到了热捧与快速发展。非体制内的影视人员借着这一股热潮,创作出了激情饱满、题材广泛的纪录片,如蒋楼的《彼岸》、贾樟柯的《公共场合》等,各城市的民间观影社团也相继兴起,如南京的后窗看电影、北京的实践社等。[5]

进入21世纪,走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伴着互联网的兴起与繁荣,和各类体制外纪录片的大获成功,带动着体制内的纪录片也开始兴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前几年刚一播出就大受欢迎的《舌尖上的中国》,这一专题片囊括了中华大地各地的独特美食,为全国人民贡献了一场视觉盛宴,也为央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舌尖上的中国》的大获成功,让人们注意到了纪录片的巨大潜力与挖掘价值,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开始涌现,在《国宝档案》之后,今年央视又重磅推出了《国家宝藏》、《极地》等作品,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互联网的普及使我国纪录片开辟了除电视之外的第二个传播渠道——网络,广泛的传播了我国的优秀文化,表现了我国独特的民族魅力。我国的纪录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6]

许多地方卫视看重纪录片的巨大商业价值,也纷纷制作出各类商业化的纪录片,但又往往缺乏一定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只看重商业价值而忽视内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用正确的制作理念来引导我国纪录片的健康发展。[7]

2.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