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刀文化的对比——以中国唐刀和日本武士刀为中心文献综述

 2022-08-04 10:16:45

人类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在使用冷兵器的古代战场,士兵们使用的最广泛的武器便是刀。到了今天,这种兵器虽然退出了战争的舞台,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加之其中不少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收藏品的一种,并且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刀文化。

在今天,日本的武士刀与大马士革刀、马来刀并称为世界三大名刃。而身为武士刀的原型,中国的唐刀名声却并不大,且其制造技术早已失传,甚至连完好无损的精品唐刀都没有流传下来多少,以致很多中国人对其都知之甚少,反而赞叹起日本的武士刀来。本篇论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将被日本人本土化的武士刀与其原型唐刀作对比,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为中国唐代大一统及稳固政权做出贡献的伟大的冷兵器——唐刀。

唐代制式兵器中的刀制,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不怎么清晰的。李锦绣女士的《陌刀与大唐帝国的军事》(1995)是较早专门论述唐刀的研究论文。其中对唐代军中陌刀的应用和思路进行讨论,谈到了“陌刀是汉民族与善骑射的游牧族战争中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步兵多优势的关键兵器。” 唐代军队配备的制式用刀,现在可供研究的文献史料并不是很多。引用最多的是唐开元时期由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的《唐六典》。其卷十六“卫尉宗正寺”下的“武库令”条记曰:武库令掌藏天下之兵仗器械辨其名数以备国用;丞为之贰hellip;hellip;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鄣刀,盖用鄣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这是目前掌握的文献中对唐制四刀最直接、最明确的定义。李德辉在《陌刀何以盛于唐》(《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6期)和《唐陌刀远流与历史作用》》(《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3月第2期)两篇文章中探讨了陌刀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等问题,弥补了国内对陌刀研究的空白。

另一方面,日本有关武士刀的文献资料,大多是图书或者古文,如稻田和彦的《日本刀大全》《日本刀大全Ⅱ 名刀・拵・刀装具総覧》,这两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很多享誉日本的武士刀以及花样繁多的刀装具。渡边妙子和住麻纪的《日本刀の教科書》则从日本刀的发展历史、鉴定方法、代表产地等多个侧面对日本刀进行了研究。还有永山光干的《刀剣鑒定読本》,前面部分是日本刀的历史介绍,后面全是按照不同时期来介绍五传风格演变,这本书没有照片,都是永山光干风格的手绘押型图示。山浦良幸的《日本刀物語》主要介绍了一些著名武士刀的打造年代和刀与主人之间的传奇故事,饶有趣味。

参考文献:

[1] 李锦绣.陌刀与大唐帝国的军事 [J].《学人》,1995年,第7辑

[2] 武继平.日本刀与中国剑 [J]. 环球人文地理,2013年,23期

[3] 科海故事博览[J].2011年,第2期

[4]钟少义.龙泉霜雪[M].2003年,8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