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两国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及不同因素的影响,两国的社会环境和习俗也有很多不同。本论文以中日两国数字应用为例,来分析研究中日两国在数字的应用的差异和对比。从而更好的了解中日文化,促进两国间的发展。
钱万万在2005年发表的《比较中日两国的数字喜好与忌讳》中提到,中国人以偶数为吉,但也不讨厌奇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崇尚对偶,崇尚对称这种观念非常浓厚,俗话说“好事成双”从古至今人们就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所以运气不好叫作不偶,二龙戏珠,二泉映月都能给人们留下完美印象。中国人很重视礼尚往来,这个时候偶数为吉的观念就更加明显。而日本人则喜欢奇数的“三,五,七”翻开日本的挂历,发现很多日本的法定节日基本都是奇数,日本人送礼,捆礼品的绳子一定是单数,不管婚丧嫁娶还是饮食生活这些习俗都能体现日本人喜欢奇数。我们只有努力从各个方面深刻了解两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独特的审美意识乃至思维和意识才能沟通思想感情,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往来。
陈雨潇在《关于中日两国对数字喜好异同的分析》中讲到数字不仅用于计算而被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日本人虽然以奇为吉为美,但“九”确是例外因其读音为苦,易产生不好的联想,“四”也因其发音为“死”且为偶数,所以成为日本人最不喜欢的数字,在医院里不设有四楼,没有四号病房,运动员没有四号和九号球衣。日本人喜欢偶数的“八”因为从字形来看,底部向外扩张,被视为更加兴隆,更加有前途。对于中国人来说,偶数“四”是中国人最避之不及的,因为他的发音近“死”,因此自古为人不喜,现代人也这样,房屋不设四楼,医院无四号病床,选择车牌,电话号码也避开四选择六,八。中国人还对奇数“九”另眼相待,封建时代,帝王自诩“九五之尊”身穿九龙袍宫廷器物也冠以“九”字,九与“久”谐音,象征长久,所以人们对奇数九格外偏爱。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与不同的语言相融合,产生不同的文化伴随意义。
刘宝珠在《中日数字文化之比较》中和钱万万有相同的观点。中国人送礼时以成双成对示意吉祥,“2”“4”“6”“8”都是十分吉利的数字,但是在日本却刚刚相反,送礼时不会有偶数,比如朋友结婚,你送一对什么东西给他们是希望他们早点分开的意思,因为偶数是可以分开的,奇数是分不开的,分不开才是最好的祝福。在饮食文化中也能体现中国人喜欢偶数的心理,比如菜品的命名,在宴请宾客及家庭聚会是都会准备“8”“10”等偶数菜品,唯有葬礼时才准备奇数菜品。与此相对,日本在新年时吃七种食材做成的“七草粥”等。但是,在传统节日上中日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五节句”这本是我国汉民族农历年中的主要节假日,传入日本后,在江户时代被定为“式日”虽在明治时代被废除,但现在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仍存在。中日文化中,对于不同数字的喜忌之情产生的原因有共同点也有差异。通过数字,一方面可以增进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
[1]钱万万.比较中日两国的数字喜好与忌讳. [J] 日语知识. 2005. 4.
[2]刘志荣. 从数字喜好看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 [J] 日语知识. 2005.7
[3]阚欣. 杨晔。日语中数字的文化内涵. [J]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2.6
[4]姜扬. 浅谈日本的数字文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文化教育. 2009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日本在华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和借鉴;中国における日系高齢化産業の現状分析と参照文献综述
- 关于日语母语者与日语学习者的敬语误用的研究;日本語母語話者と日本語学習者に見られた敬語誤用に関する研究文献综述
- 1978版《西游记》和2006版《西游记》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 中日围棋文化的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 孙悟空形象在日本动漫作品中的演变文献综述
- 有关日本小学生不登校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
- 中日校服的历史变迁及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 浅谈日本的“御宅文化”文献综述
- 日本のいじめ問題における傍観者の役割 ー教育機関の視点からー文献综述
- 『イーリアス』と『平家物語』との悲劇的なものの比較―ヘクトルと平敦盛の死を例として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