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 P1とするとP2 ”句型前后事项真实性的考察文献综述

 2022-08-05 15:13:40

先行研究

关于论文中的先行研究,笔者遵循了前者相关研究的各个方面并学习引用。对于研究“とすると”这个句型前后事项真实性的考察,目前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基于相关研究,笔者找到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并将其分成了两大类,一是句型的使用,二是句型假设的假定条件和既定条件。以下先行研究笔者认为砂川有里子(2002)和刘晓华、罗丽杰(2003)可归为句型的使用,都是通过对前后事项分析来阐明句型的使用,可与之相呼应使用的和不能替代使用等。另一方,笔者认为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1998)和陆静华(2011)可归为条件区分。两者都是分析前后事项分别在假定条件与既定条件下来搞清楚事项是否真实,是否可实现。

砂川有里子(2002)“とすると”这个句型由助词“と”加上“すると”构成。前接句节,表示“如果那是事实时”、“要实现时” 、“在这样的现状和事实的基础上”等意思。后半部接续根据上述情况能成立的判断。因为是在那种想法上设定的条件,所以单独的“と”没有这样的意义。因此这个句型几乎所有场合都不能替换成“と”。

刘晓华、罗丽杰(2003:124-125)在不知道那是否是事实或是否实现,但表达“假设那是事实或实现时”之意,有时与“もし(如果)”相呼应使用。另一种情况,基于现状或从对方获得的信息表示“根据这样的现状、事实”之意。这种用法前不能加“もし(如果)”。

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1998)在假定条件下,虽然不清楚是否是事实,或者能实现与否,表示“如果是事实”、“认定会实现”的情况之意,常伴有“かりに(假如)”“もし(如果)”等。在既定条件下,根据现状或者从对方听来的信息,表示“在这样的现状或者事实的基础上”的意思。使用这个用法时不能用“かりに(假如)”“もし(如果)”。

陆静华(2011:8)关于活用词的终止形,句型前项表示假定条件比较多,如果在考虑那是事实的情况下,后项在前项事实成立的情况下,紧接着表现为的是对前项的判断。另外,像“如果从那个事实来判断”样地,前项表现为既定条件的情况也是有的,有接续词的用法。

以上先行研究只是选取其中一点,不足以概全。笔者认为以上先行研究总结得仍比较宽泛,未能具体细分差异。比如,句型前后事项为事实时和不是事实时,没能具体细分其对后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还有就是句型前后事项的时态,在不同时态下,会不会对事项是否真实,是否实现产生不同影响等。本论文也将分别从不同方面对“とすると”句型前后事项真实性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