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引言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题材,行文结构较为灵活,不拘于形式,善于传情达意,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刘世聪先生从翻译风格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韵味”说。他认为文章的韵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声响与节奏,散文虽不像诗歌那样拘泥于韵律,却也讲究自然流畅的节奏美感;第二个方面是意境和氛围,作者的修养、志趣、精神、气质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继而产生丰富的联想;第三个方面为个性化的话语方式,译者应该仔细研究原作者的背景,气质和语言风格,从而更好的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2. 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现状
翻译风格一词首先出现于1790年亚历山大·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ler)所写的Essay 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一书所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他认为译作在保留原作思想的同时,译作的风格和笔调也应该与原作相同,再之后他的等效翻译原则也同样强调了在文章的意境和风格方面,译作与原文应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1982年,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在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翻译首先要重现意义,然后便是再现风格。翻译风格这一概念首先由国外学者提出,并逐渐形成理论,从而广泛的应用到文学翻译之中。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近代翻译史中,翻译风格的首次出现,是在老舍对于翻译风格是否存在可译性的探讨中,他认为:“保留原著者的风格大非易易,但是,倘若我们能够真的对一位作家有深刻的理解,知道他在思想上艺术上的地位与特点,我们还是能够从我们的文字表达上表达出他的风格的。”这之后钱钟书的“化境”理论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完全保留原作的风味。及至1998年刘世聪主张从文章的整体氛围,声响节奏和个性化语言的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韵味”说,对中国的散文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总结
本篇文章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范本,从刘世聪先生“韵味”说的角度对张培基和王椒升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而本文的悲凉美感,和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和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恰恰与韵味说的三元素相对应,本文旨在从“韵味”说三元素的角度对两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韵味”说,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散文翻译实践中。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献综述
- 《无声告白》中的交流缺失问题Lack of Communication in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文献综述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文献综述
- 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Studies on Multimod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文献综述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文献综述
- 西方工业化背景下《木马赢家》中亲情关系的异化文献综述
- 《公报》杂志与亨利劳森的文学创作文献综述
- 英语应用中的汉语干预文献综述
- 西藏旅游景点译文问题探析文献综述
- EFL写作中心对学生英语写作发展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