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xtual Features of Acknowledgements in Chinese Foreign Master’s Theses of English Majors文献综述

 2022-08-04 11:01:53

附页:

文献综述

  1. 1.前言

致谢语部分是学术论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着良好的交际功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致谢语部分长期在论文写作中受到忽视,二语写作的研究生会碰到比母语使用者更多的困难。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了五十篇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以及中国学生用英语撰写的硕士毕业论文,以期找出两者在语言特征上所存在的差异。

  1. 2.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的主流语言研究基本以“句子语法”为主,研究对象多为句子或更低层面的语言单位。1981年,John Swales 提出学术语篇引言部分的CARS(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语类模式,将体裁(genre)这一概念与语篇交际功能结合起来并引入ESP教学,从而才引起更多的语言学家对学术语篇的分析研究。许多学者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来对学术论文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其中便包括致谢语部分。对学术语篇致谢部分的学术研究虽然早已十分常见,但对于这一语类的语言学研究直到Hyland 2003年发表《博士论文致谢:一个灰姑娘语类的结构》和2004年所发表的《研究生的感激之情: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语类结构》,由此对致谢部分的语言学研究才真正起步。Hyland 提出了“学位论文致谢模型”。其中指出,学位论文致谢包含三个语步,即反思语步 (Reflecting Move),致谢语步(Thanking Move)和宣示语步(Announcing Move), 呈现出以致谢语步为主体、反思语部和宣示语步为选择项的三层结构。在“致谢语步(Thanking Move)”中,他将致谢分为三部分:感谢学术支持、感谢提供资源、感谢精神支持。致谢语部分的研究对非英语母语的学生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学术写作都有巨大的指导性影响。

2.2 国内研究现状

致谢是学术论文作者对其给予帮助的个人或者机构表达感谢的唯一渠道。但是目前的我国学术界并未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在《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6.6部分曾明文规定,“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由此可见致谢部分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开始从中外硕博论文致谢语部分的语言特征以及中外硕博论文致谢语部分的体裁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去寻找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去完善中国学术论文致谢语篇的不足。然而对比国外对致谢语篇部分的研究,国内对致谢语篇部分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2.3 与本文有关的研究

Hyland所提出的“学术论文致谢模型”所提出的三类语部以致谢语部为主体,他认为学术论文的致谢部分应分为三部分:感谢学术支持、感谢提供资源、感谢精神支持。从而对致谢部分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研究。更有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体裁结构分析和语用特征方向分析。而对致谢部分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的语言特征方向并不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